[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省力加速飞轮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7131.8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8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鹏 |
主分类号: | B62M9/00 | 分类号: | B62M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433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省力 加速 飞轮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速飞轮,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省力加速飞轮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发展,人类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科技日新月异,火车、网络等不停的提速,这些变化提高了我们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节约了我们的时间。近些年随着社会注重环保,崇尚低碳生活,自行车,作为一种经济、环保、轻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又再次被人们广泛的应用起来。但是,目前自行车的发展多注重于其造型的独特性和车体的舒适度,但是很少在其速度上进行提升改进。并且目前自行车飞轮采用1∶1的传动比的棘轮传动方式,棘轮转动一圈带动自行车的后轮转动一圈。棘轮传动方式仍然采用棘爪卡和后轮花键的点接触方式,点接触的接触面小,使得耗力较多,速度也不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自行车采用棘轮传动的点接触方式导致的耗力大速度慢的缺点,提供一种自行车省力加速飞轮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省力加速飞轮组件,设于自行车车架上,与脚踏转轮、前轮和后轮配合,所述省力加速飞轮组件与所述后轮通过车轮花键固定连接,通过传动链条与所述脚踏转轮连接,包括与所述传动链条连接的输出齿轮以及置于所述输出齿轮内的与所述输出齿轮偏心啮合的传出齿轮、与所述传出齿轮同轴且与所述后轮固定连接的连接齿轮以及置于所述输出齿轮两侧面的封盖组。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齿轮外部沿其圆周方向上设有至少一层的齿片,构成与所述传动链条连接的至少一级的飞轮,在所述输出齿轮中心设有可供所述传出齿轮与连接齿轮放置的空腔。
具体地,所述空腔内设有与所述传出齿轮啮合的内齿,所述空腔两端面分别设有可供所述封盖组放置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传出齿轮在外环面上设有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连接的外齿、可供所述连接齿轮通过的通道以及与所述连接齿轮配合面上可传动连接的第一端面齿轮。
具体地,所述输出齿轮的内齿齿数大于所述传出齿轮外齿齿数。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齿轮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连接齿轮上设有一与所述传出齿轮配合的台阶,于所述台阶面上设有与所述传出齿轮配合的第二端面齿轮,所述连接齿轮内部设有可供所述车轮后轴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车轮花键连接的齿槽。
具体地,所述封盖组包括前封盖和后封盖,所述后封盖置于所述输出齿轮空腔的第一台阶面上,所述前封盖置于所述输出齿轮空腔的第二台阶面上,所述前封盖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和可供车轮花键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后封盖上设有第二定位孔和可供车轮后轴穿过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由若干钢珠组成的钢珠组,,所述钢珠组包括第一钢珠组和第二钢珠组,所述第一钢珠组置于所述后封盖与所述输出齿轮的第一台阶面之间,所述输出齿轮空腔的第一台阶面上设有可供第一钢珠组放置的第一钢珠槽,所述后封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钢珠槽配合的后盖钢珠槽,所述第二钢珠组置于所述前封盖与所述输出齿轮的第二台阶面之间,所述输出齿轮空腔的第二台阶面上设有可供第二钢珠组放置的第二钢珠槽,所述前封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钢珠槽配合的前盖钢珠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连接齿轮反向转动的推动弹簧,所述推动弹簧置于所述传出齿轮与所述后封盖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抓和固定销,所述固定抓置于所述后封盖外侧,所述固定抓包括一面板以及垂直于所述面板的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卡合于所述自行车车架上,所述面板上设有第三定位孔和可供车轮后轴通过的通孔,所述固定销插设于所述封盖组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以及所述固定抓的第三定位孔内,所述固定销焊接于所述固定抓和所述前封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省力加速飞轮组件,改变了传动的棘轮传动方式,采用内齿偏心啮合的方式达到传动效果,骑车者踩踏自行车脚踏转轮,脚踏转轮通过传动链条转动省力加速飞轮组件,一方面输出齿轮上设有多级飞轮变速,可以通过链条将飞轮与脚踏转轮组成各种不同的传动比,从而改变自行车的速度,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省力加速飞轮组件采用内齿轮啮合传动方式即输出齿轮和传出齿轮啮合传动取代了传统的棘轮传动,通过输出齿轮内齿的齿数大于传出齿轮外齿的齿数,可任意设定传动比,通过增大传动比从而达到给自行车加速的效果。并且通过内齿偏心啮合传动的方式,增大了传动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阻力,使骑车者在骑行过程中节省了体能,并且提高速度后,也能同时缩短行驶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鹏,未经刘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71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