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式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7316.9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7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毛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越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屏,尤其是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它作为一种人机交互的输入装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取代了机械式按钮面板成为手机、笔记本等电子设备新的操作界面。触摸屏从技术原理上区别有电阻式触摸屏、红外线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等。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坐标,而电容式触摸屏由于其透光率、清晰度和可靠性更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
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有两种结构,一种如图1所示,是在玻璃盖板1上加上一个双面镀有ITO(Indium Tin Oxides,铟锡氧化物)薄膜2、3的玻璃基板4形成一个触摸屏的整体;另一种如图2所示,是使用两层ITO薄膜层2、3来代替双面镀有ITO薄膜的玻璃基板粘合在玻璃盖板1上,各层之间通过光学粘结剂相粘。这两种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存在以下缺点:1、ITO薄膜层的加工工艺复杂,需要用真空溅镀的方式加工,设备投入大,技术难度大,ITO溅镀靶材利用率低;2、铟属于稀有金属,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其具有容易加工且环保、成本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包括玻璃盖板,还包括涂布在玻璃盖板上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层。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又名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是光电材料,为深蓝色的液体,简写为PEDOT/PSS。聚(3,4-乙烯二氧噻吩)与聚(苯乙烯磺酸)复合后,一起分散到水中形成稳定的亚微米水性分散体,经干燥步骤挥发掉水份后,将在基材上形成薄且连续的膜,该膜是一种高透明的导电膜。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层可以按现有辊涂、浸涂、喷涂或丝印等涂布方式涂布到玻璃盖板上。
上述电容式触摸屏还包括粘合在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层上的ITO薄膜层。ITO薄膜层可以利用现有光学粘结剂粘贴在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层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用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层代替现有的ITO薄膜层,不仅具有环保、成本低的优点,其加工方法相比ITO薄膜层也较为简单,对设备、技术的要求低;另外,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层也可以和ITO薄膜层共存,使现有的ITO材料可以继续被使用而不致于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容式触摸屏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电容式触摸屏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式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式触摸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式触摸屏,包括玻璃盖板1、ITO薄膜层3,还包括置于玻璃盖板1和ITO薄膜层3之间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层2。所述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层2是由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按照现有涂布方式,如:辊涂、浸涂、喷涂或丝印等涂布到玻璃盖板1上形成的。(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层2和ITO薄膜层3是通过光学粘结剂粘合在一起的。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越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越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73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组黄芪敛阴药片
- 下一篇:信号发送设备和方法、信号接收设备和方法及传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