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转料层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7589.3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2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文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8/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11 湖北省武汉市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层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制塑料卡的层压制造机械,具体是一种种全自动转料层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攀升,各种各样的卡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金融提款卡、联合签帐卡、信用卡、SIM手机卡;各种商场、超市的积分卡、促销卡、折扣卡、会员卡;各学校、机关单位、公司、组织等学生,员工的校园一卡通,身份识别卡、保险卡,以及每个公民的身份证等。已成为人民生活、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虽然目前的市场之中有着生产各种卡的层压设备已经进行着很好的运转,但其层压系统任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人民大众生活的需求的步伐,大多都是基于手动层压和半自动。
对于手动层压,主要是采用液压系统的压强,由人工将待压的卡片放在两层压板之间,再由人工操作压力杆来完成,即为原始层压设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于是设计出一种半自动的层压设备,这种层压设备也是现阶段最常用的设备,主要由左边的热层压塔和右边为冷层压塔组成,由人工将待压的卡片放在两层压板之间,然后闭合热层压塔,加热完成后,再由人工将以压的卡片拿出放入冷塔冷却。整个过程是由机械控制的液压油缸自动进行热压与冷压,虽然速度和精 准虽已有较大的改善,但是,究其目前的层压速度依然是一个有待跟进的问题。
以现有最普遍的五层层压机为例。首先人工将待加热的材料放入到层压板之间,分为五层由上至下一次放入,当热压完成后又由人工一层一层拿出再将其放入冷塔(此过程热塔为待放料状态),冷塔放完待压物料再开始给热塔上料,冷压完成又由人工一层一层拿出装箱,再将热塔压制的材料放入冷塔冷处理。如此往复不断,比较费时费力,由于层压过程中热塔的塔温极高,稍有不慎或疏忽,就容易造成人员的意外伤害,而且由于放料难以固定很容易造成压制物料出现偏离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转料层压设备,该设备可以自动上料、转料、热压、冷压、退料。可以更好的保护人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增加产量、提升品质、以及促进产品规格的标准化。
所述一种全自动转料层压设备包括机架外罩和设置在机架外罩内部的层压塔,其特征是:层压塔为自动转料层压装置,所述层压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机架外罩内的自动进料装置和自动出料装置,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分别设置在层压塔两侧,在机架外罩的一侧设有滑动送料台,滑动送料台与进料装置的进料口同侧,所述层压设备还包括用于控制进料装置、出料装置和层压塔自动进料、出料和转料的控制器。
在机架外罩上方还设有排热扇和控制面板,在滑动送料台下方还 设有配电箱。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机架、进料伺服电机、上料架和进料传送机构,在上料架上设有多个控制上料架升降和进料传送机构进行物料传送的控制开关,多个控制开关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进料伺服电机和进料传送机构的信号控制端连接。
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机架、出料伺服电机、下料架、下料传送机构和下料气缸,在下料架上设有多个控制下料架升降和下料传送机构进行物料传送的控制开关,多个控制开关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出料伺服电机、下料传送机构和下料气缸的信号控制端连接。
所述层压塔包括液压油缸、热压传动装置和冷压传动装置,热压传动装置和冷压传动装置分别由同步电机、齿轮传动装置和对称设置的左、右两组拨叉传动机构组成,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热压传动装置和冷压传动装置的同步电机、齿轮传动装置及左、右两组拨叉传动机构的信号控制端连接。
在滑动送料台的台面上均匀分布多个滑动滚珠,在送料台的台架上设有控制送料台上升、下降及停止的手动开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转料层压设备采用滑动送料平台送料,以出料升降台,进料升降台的在滑槽中的上下移动和减速电机的平行分层进行准确的上料与下料,通过拨叉系将载有材料的托盘转运至层压。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动送料定位,自动分层运输,自动转料 层压,自动下料,直至人工装箱,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产品能减轻人工体力、保障人工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质量及规格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文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文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7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