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及其回转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7697.0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3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岳光明;黄其高;洪志强;姜忠宝;刘伟;王元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84 | 分类号: | B66C23/8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及其 回转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及其回转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起重机分为上车部分和下车部分,下车部分主要起支撑上车部分的作用,上车部分相对于下车部分可进行360旋转,以适应起重机对不同角度的物品进行吊装的要求,上车部分与下车部分通过回转支撑轴承连接,回转支撑轴承安装于下车部分的回转支撑结构上。
回转支撑结构是主要的受力部件,所以一般尺寸很大,目前履带式起重机的回转支撑结构一般采用双圆筒与底板焊接的形式,如图2中所示,内圆筒13与外圆筒12的两端分别与盖板11和底板14焊接,内圆筒13与外圆筒12所采用的钢板为厚钢板,在生产过程中是将钢板经过特殊设备卷成半圆之后对焊而成型,回转支撑轴承安装于盖板上。
但是,由于内圆筒13与外圆筒12之间的距离较小,且钢板较厚,因此在内外圆筒与底板14焊接过程当中会使底板14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产生不易消除的焊接应力,使焊接的难度加大,从而导致焊接质量不容易保证,并且由于内圆筒13与外圆筒12之间的距离较小,在承力过程中也容易导致应力在底板14上的过分集中,底板14受压变形的几率增大,降低了起重机工作的可靠性。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容易焊接且能使得底板分散受力的回转支撑结构,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起重机的回转支撑结构,以使得起重机回转支撑结构在焊接时焊接变形小,降低焊接难度并且能够使得回转支撑结构的底板分散受力,避免应力过于集中。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回转支撑结构的起重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机的回转支撑结构,包括:
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底面为底板,所述支撑箱的顶面为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一圆孔;
内圆筒,所述内圆筒穿过所述圆孔,并与所述圆孔的接触部位焊接,所述内圆筒的一端与底板焊接;
外圆筒,所述外圆筒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焊接;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均匀设置于所述支撑箱内部,且其一端与所述底板焊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焊接,所述支撑板与内圆筒之间的距离大于外圆筒与内圆筒之间的距离;
盖板,所述盖板同时与所述外圆筒和所述内圆筒的另一端焊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外圆筒的厚度。
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车部分和下车部分,所述下车部分上设置有回转支撑结构,所述回转支撑结构为具有上述特征的回转支撑结构。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起重机的回转支撑结构,内圆筒直接焊接于支撑箱的底板上,而外圆筒焊接于支撑箱的连接板上,并在支撑箱内对称的设置有用于传递连接板所受力的支撑板,支撑板与内圆筒之间的距离要大于外圆筒与内圆筒之间的距离。由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支撑板与内圆筒之间的距离要大于外圆筒与内圆筒之间的距离,因而在支撑板和内圆筒焊接于支撑箱的底板时,其焊接应力集中的现象将得到明显改善,焊接变形明显变小,焊接应力更容易消除。并且在回转支撑机构受力时,由于支撑板与内圆筒之间的距离增大,因而在承受压力时就不会导致压力过分集中,而是使底板均匀分散的受力,使底板的受力更加合理,采用该种回转支撑结构的起重机,其底板的受力结构更加合理,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起重机下车的回转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回转支撑结构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回转支撑结构沿图1中C-C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回转支撑结构沿图1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回转支撑结构沿图1中的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核心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起重机的回转支撑结构,该回转支撑结构将内圆筒与外圆筒分开焊接,内圆筒焊接于底板,外圆筒焊接于连接板,并在连接板与底板之间焊接支撑板,支撑板与内圆筒的距离大于外圆筒与内圆筒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回转支撑结构的底板的受力结构更加合理,并且减少回转支撑结构在制作时底板的焊接变形。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回转支撑结构的起重机。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76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泥水分离与固化的充灌装置
- 下一篇:肘膝关节挛缩畸形矫正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