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热水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8333.4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2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庆 |
主分类号: | F24C15/00 | 分类号: | F24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201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热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热水锅,具体讲是一种与炉具配合使用以提供采暖或洗浴热水的器具,属家用采暖领域。
背景技术
在家用采暖领域内,普遍采用具有吸热水套的采暖炉具。由于吸热水套通常与炉具一体,采暖炉具必须专用,与其它炉具不能互换。有试图将炉具的燃烧部与吸热水套做成可相对分离的技术,比如抽屉式、推车式和翻转式等,但往往结构比较复杂,使用不便,且炉与锅的分离并不彻底。也有在炉口设水套炉盖的,但那只是作为采暖炉吸热水套的补充以回收炉口余热,主体水套仍然与炉子一体。
另一方面,为了提供洗浴热水,除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外,就是利用炉具提供洗浴热水,普遍做法是在炊事炉具本体周围或采暖炉具的排烟口处设置换热水箱。这些换热水箱都是与炉具一体且封闭的,使用久了就会产生水垢,性能下降,但由于水垢处理困难,只好听任其恶化直至提前报废。排烟口处的换热水箱还存在烟灰附着影响换热的问题,也难以解决。
发明内容
为弥补上述的缺陷和满足市场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用热水锅,它由锅体、锅盖、调节圈、进水口、出水口、进水软管和出水软管构成。锅体为圆柱形。锅盖与锅体之间采取活连接,正常使用中二者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容器作为加热部,需要时可以拆开。锅体外围活套一个环板状的调节圈,其外径大于炉口之直径,其内径处设一段调节圈筒颈。调节圈筒颈与锅体连接的方法可以是过渡配合,也可以是在二者之间的缝隙内放置填料形成密封。填料可以是诸如石棉的耐火材料,也可以是可耐烟气温度的粘接剂。锅体与调节圈连接后将炉口封闭,使得烟气顺利地从炉口边上的烟口进入烟筒。多用热水锅的锅盖靠边处相向设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进水软管和出水软管分别与采暖系统或洗浴水箱的回水管和供水管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回路。
使用时,将调节圈放到适当位置并使其保持。当调节圈筒颈与锅体之间为过渡配合时,可以用手锤轻敲调节位置。当调节圈筒颈与锅体之间的填料具有粘接性时,应给粘接剂留出强化时间。系统充水后再将多用热水锅置于炉口之上,锅体从炉火吸收热量加热锅水,热水即可循环输送到散热器或洗浴水箱。需要给炉具加燃料、需要做炊事、或需要中断采暖或中断对洗浴水箱加热时,将多用热水锅从炉口移开即可。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多用热水锅设置了调节圈,对不同的炉子,当其炉口深度和直径在宽大范围内变化时都可以使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根据当地水质,使用一个时期后,打开锅盖即可方便地对多用热水锅内部进行清洗使其性能如新。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多用热水锅的锅体之底部和/或侧面设换热翅片可以大大增强吸热。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多用热水锅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使用灵活方便,锅与炉可以完全分离,一锅可以用于多炉,还能清洗水垢而长期使用,是一种全新的家用采暖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多用热水锅的基本构造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多用热水锅设换热翅片的情况。
图形中出现的零部件及要素的编号和名称罗列如下:
1 锅体;
2 锅盖;
3 调节圈;
3A 调节圈筒颈;
4 进水口;
5 出水口;
6 进水软管;
7 出水软管;
8 换热翅片;
A 炉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多用热水锅由锅体1、锅盖2、调节圈3、进水口4、出水口5、进水软管6和出水软管7构成。锅体1为圆柱形。锅盖2与锅体1之间采取活连接,正常使用中二者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容器作为加热部,需要时可以拆开。锅体1外围活套一个环板状的调节圈3,其外径大于炉口A之直径,其内径处设一段调节圈筒颈3A。调节圈筒颈3A与锅体1连接的方法可以是过渡配合,也可以是在二者之间的缝隙内放置填料形成密封。填料可以是诸如石棉的耐火材料,也可以是可耐烟气温度的粘接剂。锅体1与调节圈3连接后将炉口A封闭,使得烟气顺利地从炉口A边上的烟口进入烟筒。多用热水锅的锅盖2两边设进水口4和出水口5,通过进水软管6和出水软管7分别与采暖系统或洗浴水箱的回水管和供水管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庆,未经王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83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铆接试验夹具
- 下一篇:节能型辊底连续式窑炉余热回收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