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翻斗式手套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8557.5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6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吕崇建;刘义;王如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6 | 分类号: | B60R7/06;B60H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翻斗 手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翻斗式手套箱,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制冷、制暖功能的车辆翻斗式手套箱。
背景技术
车辆仪表板上的手套箱是仪表板系统的主要部件之一,一般位于仪表板乘员侧的中下位置,主要起到存放物品的作用。
手套箱的储物空间有两种形式,即固定式和翻斗式。固定式是指储物空间位于仪表板本体内,作为手套箱的内斗。翻斗式指手套箱内斗与手套箱外板连为一体,即储物空间在门上,当门打开时内斗跟着一起翻出来。翻斗式手套箱应用广泛,成本较低,能够更加方便用户拿取斗内物品。但现有的手套箱功能单一,只能用来存放物品,且不能放置对存放温度有要求的物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翻斗式手套箱,具有制冷、制暖功能。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翻斗式手套箱,设置在仪表板上,包括内斗和外板,还包括安装在仪表板后部的冷暖箱结构,用于对由所述内斗,所述外板形成的封闭空间制冷/制暖。
进一步的,所述冷暖箱结构包括:
冷暖箱本体,可拆卸的安装在仪表板的后部;
冷暖风通道,设置在所述冷暖箱本体上,且与车辆空调风道连通,用于将车辆空调风道内的气流传输至手套箱。
进一步的,所述冷暖箱结构还包括:
冷暖风通断控制装置,设置在冷暖箱本体上,用于控制所述冷暖风通道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冷暖风通断控制装置包括:
操作手柄,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所述冷暖箱本体上;
遮挡板,连接在所述操作手柄的一端;
转动所述操作手柄,遮挡板封闭或打开所述冷暖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冷暖风通断控制装置还包括:
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冷暖箱本体上、所述冷暖风通道的一侧;
转动所述操作手柄,控制所述遮挡板移动到所述限位装置处,所述遮挡板封闭所述冷暖风通道;
转动所述操作手柄,控制所述遮挡板远离所述限位装置,所述冷暖风通道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冷暖风通断控制装置还包括:
弧形轨道,设置所述冷暖箱本体上;
凸起,设置在所述遮挡板上,可在所述冷暖箱本体上的弧形轨道内滑动;
转动所述操作手柄,所述凸起运动在所述弧形轨道上滑动,所述遮挡板封闭或打开所述冷暖风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冷暖箱结构,使得手套箱具有制冷、制暖的功能,手套箱使用更方便;且所述冷暖箱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暖箱结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暖箱结构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暖箱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暖箱结构安装前的手套箱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冷暖箱结构安装后的手套箱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操纵手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翻斗式手套箱,设置在仪表板上,包括内斗和外板,还包括安装在仪表板后部的冷暖箱结构,用于对由所述内斗,所述外板形成的封闭空间,即手套箱制冷或制暖。
实现手套箱的功能多样性,解决现有的手套箱不能存放对温度有要求的物品的问题。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暖箱结构包括:
冷暖箱本体1,可拆卸的安装在仪表板5的后部;
冷暖风通道3,设置在所述冷暖箱本体1上,且与车辆空调风道连通,用于将车辆空调风道内的气流传输至手套箱。
为了方便控制所述冷暖风通道的封闭和开启,使得在不需要制冷或制暖的情况下关闭所述冷暖风通道,节省能量,所述冷暖箱结构还包括:
冷暖风通断控制装置2,设置在冷暖箱本体1上,用于控制所述冷暖风通道3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冷暖风通道3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暖风通断控制装置2包括:
操作手柄,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所述冷暖箱本体1上;
遮挡板,连接在所述操作手柄的一端;
转动所述操作手柄,遮挡板封闭或打开所述冷暖风通道3。
为了方便使用者的操作,增加操作手感,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暖风通断控制装置2还包括以下两种结构形式:
结构形式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85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定位槽的车载导航设备支架
- 下一篇:钢丝熔断机送丝机构的传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