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胶体金微量包被的器具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238647.4 申请日: 2012-05-24
公开(公告)号: CN202583201U 公开(公告)日: 2012-12-05
发明(设计)人: 张莹;孙茜 申请(专利权)人: 蓝十字生物药业(北京)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558 分类号: G01N33/558
代理公司: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代理人: 张涛
地址: 102209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胶体 微量 包被 器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医用检测耗材,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胶体金微量包被的器具。

背景技术

免疫胶体金技术(immunocolloidal gold technique)以胶体金标记抗体检测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的相应抗原或受体的方法。免疫胶体金技术(Immune colloidal gold technique)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胶体金是由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如白磷、抗坏血酸、枸橼酸钠、鞣酸等作用下,聚合成为特定大小的金颗粒,并由于静电作用成为一种稳定的胶体状态,称为胶体金。胶体金在弱碱环境下带负电荷,可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形成牢固的结合,由于这种结合是静电结合,所以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物特性。胶体金除了与蛋白质结合以外,还可以与许多其它生物大分子结合,如SPA、PHA、ConA等。根据胶体金的一些物理性状,如高电子密度、颗粒大小、形状及颜色反应,加上结合物的免疫和生物学特性,因而使胶体金广泛地应用于免疫学、组织学、病理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

胶体金标记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胶体金制备容易,价格低廉;免疫金标记不仅可用于常规光镜,而且还可用于荧光显微镜;可以标记多种生物大分子物质;免疫胶体金对组织细胞的非特异性吸附作用小,股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胶体金是高电子密度颗粒性标记物,电镜下分辨率高,对超微结构遮盖少,并易与其他颗粒性结构相区别,具有较精确的定位能力;金颗粒大小可以控制,颗粒均匀,可进行双重和多重标记,即用不同大小的金颗粒分别标记不同的抗体,实现在同一张切片上观察两种以上的抗原,也可以和其他标记物配合进行双重和多重标记;由于胶体金本身有鲜艳的橘红色,可用光镜或肉眼观察实验结果,也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吸收,进行定量分析;可在切片不同视野中根据金颗粒的数目来半定量抗原;应用于快速检测技术还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特异性、敏感性好,可单份测定,结果直观,且可保存实验结果,无需特殊仪器等优点。

胶体金标记技术优点突出,应用广泛,除应用于光镜或电镜的免疫组化法外,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液相免疫测定和固相免疫分析以及流式细胞术等。

免疫胶体金技术(Immunogold labelling techique)是上世纪80年代继荧光素、放射性同位素和酶三大标记技术后发展起来的固相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近年来,该技术在医学、动植物检疫、食品安全监督等各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的灵敏性与ELISA基本相近,许多实验的灵敏度都可达到1ng/ml或更低水平,但是有些试验往往不能达到如此的敏感度,灵敏度的提高无疑会拓宽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的检测范围,进一步提高免疫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实现多元检测、实现定量或半定量检测将是未来胶体金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胶体金技术的日趋发展,越来越需要一种节省生物资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胶体金微量包被器具。然而,市场上的胶体金包被技术一般采用上机包被来完成,此项包被技术液量损耗大,造成抗原抗体生物活性原料的大量损失,并且需要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清洗和保养工作,耗费人力物力财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领域的需求和空白,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胶体金微量包被的器具,本实用新型包被器具可以通过手工将极其微量的包被液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药膜上,与现有机器包被技术相比可以节约大量的抗原抗体等生物活性资源,节约成本,节省人力;本实用新型包被器具操作简单,快捷方便,成本低廉,可广泛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胶体金微量包被的器具,其特征在于,由棉线和移液器枪头组成,所述移液器枪头为中空锥体管,其大口端为安装移液器枪的安装口,小口端为出液口;所述棉线一端在所述中空椎体管的小口端内,另一端在所述中空椎体管的小口端外。

所述中空椎体管临近所述安装口端的内壁具有可与移液器枪相嵌合的凹槽。

所述安装口边沿管壁厚于中空椎体管其它部位,呈凸起状。

在所述安装口附近的外表面设有条状的凸楞。

所述棉线长度为3-4cm。

所述棉线长度为3.5cm。

所述棉线插入器具内2.8-3.7cm。

所述棉线插入器具内3.25cm。

技术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十字生物药业(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蓝十字生物药业(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86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