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水稻机喂料本体的旋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8967.X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5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陈卫星;杨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勤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14 | 分类号: | B21D22/1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41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水稻 喂料 本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加工水稻机喂料本体的旋压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机喂料本体是一个无底的圆锥台形的钣金件,技术要求表面光滑,圆锥面的不圆度不大于0.5mm,现有技术采用两个圆锥面焊接而成或采用多次拉伸成型,不仅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低,而且难于满足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工水稻机喂料本体的旋压装置,采用数控旋压机将水稻机喂料本体一次旋压成型,,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低,及表面光滑和圆锥面不圆度不大于0.5mm的技术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工水稻机喂料本体的旋压装置,包括数控旋压机的辅件主轴,顶杆,尾座套筒,导轨,拖板,还包括旋压模,滚轮,所述的主轴与所述的旋压模采用螺纹连接成为一体,所述的顶杆与所述的尾座套筒二者通过莫氏锥度紧密结合为一体,所述的滚轮镶有轴承,二者为动配合,所述的轴承与所述滚轮连接后和滚轮支架通过双头台阶螺栓及轴承挡圈,两个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的滚轮支架的下端与拖板固定连接并能沿燕尾槽可作纵向移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数控旋压机的操作者一侧,使拖板可沿导轨作横向移动,所述旋压模前端面中心设有一顶尖孔,其外圆锥面后部设有一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杆的前部安装一衬套,二者为紧配合,衬套的外径与旋压模前端面外径一致,顶杆的前端设置为顶尖,所述顶尖的外形既与水稻机喂料本体的中心孔匹配,也与顶尖孔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水稻机喂料本体加工效率提高三倍以上,材料利用率提高20%,产品表面光滑,圆锥面的不圆度为0.3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工水稻机喂料本体的旋压装置,包括数控旋压机5的辅件主轴1,顶杆8,尾座套筒9,导轨10,拖板16,还包括旋压模3,滚轮15,主轴1与旋压模3采用螺纹连接成为一体,顶杆8与尾座套筒9二者通过莫氏锥度紧密结合为一体,滚轮15镶有轴承14,二者为动配合,轴承14与滚轮15连接后和滚轮支架18通过双头台阶螺栓11及轴承挡圈13,两个螺母12固定连接,所述的滚轮支架18的下端与拖板16固定连接并能沿燕尾槽17可作纵向移动,所述导轨10设置在所述数控旋压机5的操作者一侧,使拖板16可沿导轨10作横向移动,所述旋压模3前端面中心设有一顶尖孔4,其外圆锥面后部设有一凹槽,所述顶杆8的前部安装一衬套7,二者为紧配合,衬套7的外径与旋压模3前端面外径一致,顶杆8的前端设置为顶尖6,顶尖6的外形既与水稻机喂料本体19的中心孔20匹配,也与顶尖孔4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操作人员将喂料本体19的毛坯件放到旋压模3的前端面贴合,开启数控旋压机5使尾座套筒9和顶杆8向前移动至顶尖6穿过水稻机喂料本体19的中心孔20压入顶尖孔4中,然后拖板在数控旋压机5的预先设定程序的控制下作横向和纵向的两个方向同时移动,使滚轮15将水稻机喂料本体19毛坯在主轴1和旋压模3高速旋转下旋压成型,当旋压到凹槽2处时水稻机喂料本体19毛坯就向内翻边,免除了切边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使水稻机喂料本体加工效率提高三倍以上,材料利用率提高20%,产品表面光滑,圆锥面的不圆度为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勤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勤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89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