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9057.3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2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邹小乐;钱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17 | 分类号: | H01R13/717;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模组,尤指一种携带有发光元件及导光件的电连接模组。
背景技术
为解决现有的具有导光功能的电连接模组如何降低装配难度且保证良好外观的问题,现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模组,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模组,可组装便捷的同时保证外观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贯穿设有一透光孔,自所述壳体内表面凸设一第一肋包围所述透光孔,所述第一肋内形成一第一凹槽;一电路板,装设于所述壳体内,其上设有一发光元件;一导光件,其一端凸设一导光柱进入所述透光孔,用以工作时将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导出,于所述导光柱外围围设一第二肋,所述第二肋定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导光件另一端凹设一容纳槽收容所述发光元件并罩设于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容纳槽开口处延伸设有渐窄的至少一凸肋,所述凸肋抵接于所述电路板。
进一步,具有多个所述凸肋,间断设置且围绕所述发光元件。
进一步,具有一个所述凸肋,包围所述发光元件。
进一步,所述容纳槽开口处具有一端面,所述凸肋自所述端面朝所述电路板延伸形成,且所述凸肋邻接所述端面的宽度小于所述端面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底面凸设有一平台,所述透光孔自所述平台顶面贯穿所述壳体形成。
进一步,所述平台与所述第一肋间形成一沟槽,所述第二肋恰好定位装设于所述沟槽。
进一步,自所述容纳槽底面对应所述导光柱凹设一盲孔。
进一步,所述导光件为透明材料或其它可导光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二肋均围成多边形。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模组进一步包括一连接头及一传输线,均与所述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模组由于所述导光件一端于所述导光柱外围围设有所述第二肋,所述壳体对应设有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肋定位装配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一种封闭的定位关系,这样即可有效地防护静电。此外,于所述导光件的另一端在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延伸设有渐窄的所述凸肋,所述凸肋抵接于所述电路板,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熔接扣合时,机台对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施压,所述凸肋在所述电路板的抵挡及所述壳体所传来的压力下而发生微微的弹性变形,从而使该压力得到缓冲或被化解掉,避免所述壳体受到破坏的同时,还避免了所述导光柱突出于所述壳体外表面而造成外观不良。总的来说,所述凸肋的设计降低了装配难度,并且能保证外观质量。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其功效皆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结合实施例与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模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模组上下壳体扣合前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模组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模组分解的A-A线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模组组合的A-A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90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窝组合式滤波器腔体
- 下一篇:同平面重合正交模转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