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高炉布料溜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9078.5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5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钟毅;严开勇;鲁新义;周火青;蒋群泽;韩道旺;李亦峰;司海波;刘洋;汪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高炉 布料 溜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具体属于高炉布料溜槽,确切地为悬挂式衬板的高炉布料溜槽。
背景技术
高炉无料钟式炉顶装料设备中布料溜槽是关键部件之一,主要作用是将炉料分布到炉膛的各个位置。布料溜槽的工作位置是在高炉炉腔内的顶部,高炉各批次的炉料按照相应的频率源源不断地从料流调节阀经过约8m高的落差冲向布料溜槽从而分布到炉膛的各个位置。
目前,溜槽整体结构主要由壳体、衬板两大部分组成。其在生产运行中,布料溜槽经常发生失效现象,从而需要及时更换,以满足生产之需要。经过研究分析,发现溜槽失效原因主要是由于被烧损和磨损所致,其主要是衬板被磨损所为。这是因为高炉溜槽在靠近悬挂端(俗称鹅头部)的衬板在炉料不断冲刷下磨损相当快,严重时会被磨穿,造成高炉被迫停产休风,直接影响高炉的正常生产。
目前,高炉布料溜槽衬板结构多采用积窝(料打料)式。其主要由积窝板、耐磨合金层、外壳板组成。它的基本原理是在布料溜槽内部上部落料点位置布置一定数量、高度、角度的格子板,使其形成一个能储存一定数量的小空腔。当第一次落料后,在空腔内会储存一定数量的松散炉料形成积窝,避免后续炉料对内部壳体的直接磨损。
实际生产使用中发现,整体设计积窝型衬板只能缓解机械磨损,但抗冲击能力不足,尤其在高温状态下,产生变形严重及在矿石击落区会产生孔洞的现象。经过研究发现,在靠近悬挂端大约占总溜槽的1/3的范围内为炉料击落区,是衬板最易失效及损坏的部分。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ZL 2011 2 0040542.3 的专利文献,其特点是解决布料问题,而未解决关于衬板的损坏而导致影响高炉正常生产的不足;另有一中国专利号为ZL 201120211810.3的专利文献,其解决的是高炉溜槽的成本及重量问题,也未涉及衬板的损坏而导致影响高炉正常生产的不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在物料击落区储存炉料大幅减少,能加速炉料向溜槽中后部堆积,以减缓炉料对击落区的冲击而提高衬板使用周期,且仅更换部分衬板的新型高炉布料溜槽。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新型高炉布料溜槽,由悬挂端、壳体、衬板、衬板上的积料齿组成,其在于:衬板由衬板一及衬板二组成,衬板一上的积料齿与衬板二上的积料齿相对安装;衬板一设悬挂端下方。
其特征在于:衬板一的长度为三分之一,衬板二的长度为三分之二。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在物料击落区储存炉料大幅减少,能加速炉料向溜槽中后部堆积,以减缓炉料对击落区的冲击,衬板使用周期提高在一年以上,且仅更换部分衬板,高炉布料溜槽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高炉布料溜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悬挂端,2—壳体,3—衬板,4—积料齿,5—衬板一,6—衬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新型高炉布料溜槽,由悬挂端1、壳体2、衬板3、衬板3上的积料齿4组成,其衬板3由衬板一5及衬板二6两段组成,衬板一5上的积料齿4与衬板二6上的积料齿4相对安装;衬板一5设悬挂端1下方。衬板一5的长度为三分之一,衬板二6的长度为三分之二。
其工作状态及方式不变,只是当衬板一5被磨损而失效需进行更换时,只将衬板一5更换即可。这即节约了成本,又能使更换时间缩短,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9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跑泥的高炉泥炮炮嘴
- 下一篇:用于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微生物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