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9104.4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9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叶德林;温千鸿;陶贤;简润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52806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利用 控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建筑装饰材料的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陶瓷辊道窑炉排烟系统排出的热烟气一部分供干燥器使用,另外一部分经过环保处理后直接排空,行业内也有将这部分排空的热烟气输送到原料车间喷雾干燥塔配套的水煤浆炉做助燃风或配风使用,但是效果都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包含窑炉排烟管路,包含水煤浆炉管路,该水煤浆炉管路包含水煤浆炉及混气炉,混气炉设置于水煤浆炉上方,窑炉排烟管路通过主管道连接混气炉;包含助燃风管路,该助燃风管路包含助燃风机及第二管道,助燃风机设于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一端连接混气炉,另一端通连接窑炉排烟管路的主管道;窑炉排烟管路与水煤浆炉管路之间依次设置有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大流量排气装置及微流量自动配风装置,其中,上述第二管道与主管道的连接处位于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和大流量排气装置之间。
该窑炉排烟管路包含排烟管,该排烟管设置手动阀门及电动阀门。
该排烟管分为一级排烟管和二级排烟管,该级排烟管和二级排烟管分别设置手动阀门及电动阀门。
该水煤浆管路的混气炉上方设置若干均匀分布的配风口,各个配风口连接进风管,各个进风管与进风主管连接,该进风主管通过主管道与窑炉排烟管路相连接。
该进风主管进口处设置手动配风闸。
该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设于主管道之上,其在主管道上开设若干排烟孔,每个排烟孔设置贯穿排烟孔的第二排烟管;该各个第二排烟管的长度沿烟气流向依次增加,并且,该第二排烟管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各个第二排烟管上方设置有与其大小匹配盖板,该每个盖板上方连接单独运转的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连接压力传感器。
该第二排烟管下端为倾斜结构,斜面正对烟气流向。
该微流量自动配风装置设于主管道之上,其在主管道上开设若干排烟孔,每个排烟孔设置贯穿排烟孔的吸风管;该各个吸风管的长度沿烟气流向依次增加,并且,该吸风管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各个吸风管上方设置有与其大小匹配盖板,该每个盖板上方连接连接杆,各个连接杆与水平设置的连接主杆相连接,该连接主杆连接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连接压力传感器。
该盖板设置容置槽,容置槽内容置有隔热棉。
该大流量排气装置包含与主管道连接的排废气管道,该排废气管道连接排废风机,排废风机连接废弃处理水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窑炉的烟气通过窑炉排烟管路排向水煤浆路管路,热烟气分两部分使用,一部分热烟气供助燃风管路使用,另一部分通过混气炉配风口进入,与水煤浆路内的高温烟气混合均匀后,一同被吸入喷雾塔完成后续工作。其中,水煤浆炉中的高温烟气一般为1000℃左右,而通向喷雾塔的烟气只需要600℃左右,而窑炉排烟管路提供的烟气温度大约在300℃左右,与水煤浆路内的高温烟气混合后可以达到需求,比直接同于冷空气对设备造成的压力小,还有效的利用了烟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排烟管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中水煤浆炉管路部分与助燃风管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中水煤浆炉管路部分与窑炉排烟管路的主管道连接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第二排烟管和盖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微流量自动配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大流量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述,一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包含窑炉排烟管路1,其包含水煤浆炉管路2,该水煤浆炉管路2包含水煤浆炉21及混气炉22,混气炉22设置于水煤浆炉21上方,窑炉排烟管路1通过主管道10连接混气炉22;还包含助燃风管路3,该助燃风管路3包含助燃风机31及第二管道32,助燃风机31设于第二管道32,第二管道32一端连接混气炉22,另一端通连接窑炉排烟管路1的主管道10;窑炉排烟管路1与水煤浆炉管路21之间依次设置有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4、大流量排气装置5及微流量自动配风装置6,其中,上述第二管道32与主管道10的连接处11位于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4和大流量排气装置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91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连接器端面检测辅助装置
- 下一篇:自动棉棒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