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能与动能转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9933.2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7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同强 |
主分类号: | F03G7/06 | 分类号: | F03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能 动能 转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太阳能或光能转化为动能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能与动能转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也大大增加。就目前而言,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由于供求严重失衡,价格暴涨,影响和波及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风险的情况。因此,人们也开始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太阳能作为一种干净的可再生的新能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号为201120366718.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动力的光动力装置,但是,该装置中的合金板采用单片结构,吸收的光能有限,导致光能转化效率低,应用在光能转化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合金板形变小,受到阻力作用容易导致动力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短缺,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而普通的太阳能利用装置单位面积太阳能的利用率低等缺点,提供了一种通过利用记忆合金的记忆功能,将光能转化为动能输出,具有结构简单,提高转化为效率等优点的光能与动能转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光能与动能转化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上的挡板壳,以及设置在 外壳内的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上连接有若干转轴,每一个转轴上设有若干记忆合金片,每个转轴上方设有对应的聚光装置。
转轴设置在外壳内,并与记忆合金片连接,避免了外部杂质的进入,降低了转轴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每一个转轴上均设有若干记忆合金片,拓展了记忆合金片的受光面积,优化光能的利用率,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记忆合金片镀有光吸收膜。通过光吸收膜,记忆合金片可以有效的吸收光照的热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记忆合金片为一面板,经过逆时针旋转大于或等于90°折弯后形成第一弯折面板与第二弯折面板,第二弯折面板再经过顺时针旋转大于或等于90°折弯后形成第三弯折面板,折弯完成后的记忆合金片的第一弯折面板与第三弯折面板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
记忆合金片为记忆合金,且通过两次折叠,因此在受光后记忆合金片会产生形变伸直展开,记忆合金片在伸直展开的过程中受到外壳上部的挡板壳挡并作用在挡板壳上,同时挡板壳给记忆合金片一个推动记忆合金片转动的反作用力,若干个记忆合金片先后作用时,便会由量变产生质变,从而推动记忆合金片带动转轴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记忆合金片与转轴固定连接,记忆合金片的第一弯折面板与转轴轴向投影所成的圆相切。记忆合金片与转轴相切并固定连接,因此当记忆合金片受光伸展开时便会作用在挡板壳上,挡板壳受到记忆合金片的挤压后给记忆合金片一个反作用力,从而产生力矩,推动转轴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的上部为与受光膨胀后的记忆合金片接触的挡板壳,外壳的下部为装有冷却液的溶液壳。
作为优选,所述的记忆合金片为记忆合金。记忆合金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 变形,当把外力去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能恢复原来的形状,且具有百万次以上的恢复功能。所述的记忆合金片经过冷却液的冷却,恢复到发生形变前的长度,受到转轴的带动,再次受光,发生形变,推动转轴转动,形成良性循环。
作为优选,所述的挡板壳内壁设有棘齿。棘齿防止记忆合金片逆向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记忆合金片弯折时的径向长度小于挡板壳到转轴之间的距离,记忆合金片受光伸展后的径向长度大于挡板壳到转轴之间的距离;溶液壳的深度大于记忆合金片受光伸展后的径向长度。由于棘齿设置在挡板壳的内壁上,光通过聚光装置进入外壳内,并照射在壳体内的记忆合金片上,从而使得记忆合金片受光伸展开来,合金受到挡板壳的挤压发生弹性形变,进而推动转轴转动。溶液壳的深度大于记忆合金片受光伸展后的径向长度,因此,记忆合金片可以完全浸没在溶液壳内,不会与溶液壳内壁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的挡板壳上没有光源照射的半边半径大于或等于挡板壳上带有聚光装置的半边半径。由于记忆合金片受光发生伸展后与挡板壳接触,在发生形变的同时也受到挡板壳的阻力作用,为减少阻力,可以将没有光源照射的半边半径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的记忆合金片为四片以上,以转轴的几何中心为圆心均匀分布在转轴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记忆合金的记忆功能,将光能转化为动能输出,本装置的结构简单,单位面积光能利用率高,产生的能源清洁可再生,对环境的保护以及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同强,未经李同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9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