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式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楼宇机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240189.8 申请日: 2012-05-27
公开(公告)号: CN202600462U 公开(公告)日: 2012-12-12
发明(设计)人: 李万红;李正 申请(专利权)人: 李万红
主分类号: G05B19/418 分类号: G05B19/418;H02N6/00;H02J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5010 浙江省宁波市海***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冷 透镜 群聚 光光 太阳能 楼宇 机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专利属于太阳能开发利用的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冷式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楼宇机构。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频频告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而太阳能作为最具潜力的、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储量的无限性、存在的普遍性、应用的清洁性以及利用的经济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积极开发太阳能,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在全球范围得到了空前重视,已列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国策。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进行太阳能空调技术的研究。已经或正在建立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国家和地区有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这是由于发达国家的空调能耗在全年民用能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利用太阳能驱动空调系统对节约常规能源、保护自然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光伏发电,也称太阳能发电,即利用太阳能级半导体电子器件吸收太阳光辐射能,并使之转换为电能输出。聚光光伏发电,是在第三代太阳能电池 ( 如:能承受1000倍聚光的III-V族半导体电池 ) 的基础上,运用阳光聚焦产生的强光照度,驱动光伏电池发电,用相当1/2晶硅电池数量的III-V,就可获得晶硅电池所产生的电能,从而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太阳能发电的开发成本。 

发明内容

本专利之目的,是向社会公开一种水冷式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楼宇机构。 

强光照度驱动III-V族半导体电池发电,被称之谓第三代太阳能发电技术,然而,在高照度下,光伏电池的散热问题,成为业内首当其冲、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若采用水冷散热,不但能轻松地解决光伏发电的散热难题,还可大量获得宝贵的热水资源。 

一种水冷式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楼宇机构,包括太阳能采集转换系统、电能调配系统、热能调配系统、生活环境调配系统及自动监控系统;所述的太阳能采集转换系统,采取光伏发电、透镜板聚光、水冷散热、阳光自动跟踪综合技术,不但大幅提高太阳能的转换率,还同时获得了宝贵的电能和热能;所述的能源调配系统,将获得的电能经蓄电、逆变后切换电路,供楼宇用电;将获得的热能,分别贮存于工质热罐和生活热罐中,以满足不同用途;所述的生活环境调配系统,由太阳能空调,调控室内温度及供应日常的生活热水;所述的自动监控系统PLC总控(16)水冷式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楼宇机构自动运作。 

本专利的优点在于。 

能效率高,发电、供热兼得。本专利的水冷式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采集器(3),由于采用了水冷散热技术,克服了高聚光太阳能电池散热的难题,使水冷式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采集器(3)在获得最高发电量的同时,还可得到由水冷散热而获得的热量,可谓一举双得,从而高效、同时、可靠地获得发电、供热的二种太阳能的转换能。 

自动校准,实时跟踪。实时精准跟踪阳光,是太阳能发电效率的决定因素,本专利水冷式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采集器(3),采用的阳光轴追踪机(315),具有实时、自动调整太阳能采集器(3)的中心轴与太阳光轴相平行的功能,使水冷式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采集器(3)的向阳面,始终保持与阳光轴处于垂直的状态;实时跟踪、高聚光大阳能电池、水冷散热综合技术的应用,保障了水冷式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采集器(3)获得最大功效值。 

结构紧凑,模块化生产。水冷式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采集器(3)所采用的水冷式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采集器(3),结构紧凑、模块化制造;由A、B、C、D四组模块单元(318),组合成一台主机,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相对简单容易。 

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本专利水冷式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采集器(3)的透镜板,采用树脂注塑成型,制造方便,主要器材都是常规的原器件,方便器材的采购,可便于大规模生产开发,造价相对低廉。 

资源占有率、开发成本低,运营可靠。相当1/2晶硅电池数量的III-V,就可获得晶硅电池所产生的电能,从而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太阳能发电的开发成本,水冷散热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聚光光伏发电的技术瓶颈,创造了太阳能发电可靠运营的环境条件。 

本专利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万红,未经李万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01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