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软地基处理的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2537.5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6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靳宝林;杜洪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靳宝林;杜洪利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李奎书 |
地址: | 101101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基 处理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软地基处理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海岸、湖泊、沼泽等软湿地基处理采用排水板法或井点降水法,施工工艺复杂,如排水板法,1事先在加工场地将编织布缝合然后整理成折扇状,简易捆绑后运到区块一侧的浮桥上,松绑后固定牵引绳,人站在搭设在区块对侧的浮桥上,并穿着救生衣收绳作业,实现编织布的铺设.2排水次管采用波纹滤管,外包土工滤布,次管φ=50mm。次管须与塑料排水板直接连接,主次管土工滤布采用40g/m2双层滤布缠绕。所有管路埋在编织布上方,膜下真空测头埋设于具有代表性的两根次管平行距离的中间,滤管间距与排水板布设一致。主管的出膜装置的开口部分暂时用布包好,防止砂土进入管内。抽真空主管与次管,次管与次管之间用四通、三通或二通连接,应满足地基沉降后不致拉脱等。所使用的排水析一次性使用,工期长,埋在地下,易于於堵,降低出水效率,不能重复利用,影响地理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於堵、能够高效集排水且能够重复使用的用于软地基处理的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软地基处理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具有用于植入软地基的集排水管,所述集排水管的管壁上具有透水孔,所述集排水管之外包覆有毛细透排水带,所述毛细透排水带上排布有向外敞开的毛细槽沟,所述毛细槽沟的走向与所述集排水管的走向一致,所述毛细槽沟的一端与所述透水孔之间设置有连通腔。
较佳地,所述毛细透排水带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节段,相邻的两段毛细透排水带之间具有所述透水孔,该相邻的两段毛细透排水带的间隔处之外设置有包覆层,该相邻的两段毛细透排水带的间隔处通过所述包覆层形成所述连通腔。
所述集排水管最好具有锥状封闭端。
较佳地,所述透水孔为多个。
较佳地,所述集排水管为多个组合连接。
所述的用于软地基处理的排水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使所述排水管道进行真空排水的排水泵。
所述毛细槽沟的孔径可以为0.8-1.2mm,所述毛细槽沟向外敞开之处的宽度可以约为 0.2-0.4mm。
将所述排水装置的集排水管垂直立植入水位深度的海岸、湖泊、沼泽中,即可以进行集水、排水之用。
与传统的此类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装置造价低质量可控,可以重复使用,大量节省成本,不於堵排水带,高渗透性,排水效率高,有效集水面积大且均匀,集水效果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软地基处理的排水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排水装置的集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集排水管的A-A’方向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集排水管,101-透水孔,2-毛细透排水带,201-毛细槽沟,3-包覆层,4-连通腔,5-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该用于软地基处理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道,该排水管道具有多个用于植入软地基的集排水管1,所述集排水管1的管壁上具有透水孔101,所述集排水管之外包覆有毛细透排水带2,所述毛细透排水带2上排布有向外敞开的毛细槽沟201,所述毛细槽沟201的走向与所述集排水管1的走向一致,所述毛细槽沟201的一端与所述透水孔101之间设置有连通腔4。所述毛细透排水带2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节段,相邻的两段毛细透排水带2之间具有所述透水孔101,该相邻的两段毛细透排水带2的间隔处之外设置有包覆层3,该相邻的两段毛细透排水带2的间隔处通过所述包覆层3形成所述连通腔4。所述集排水管1的顶端设置有锥状的封头5,从而形成便于植入地基且不会造成於堵的锥状封闭端。
将所述排水装置的集排水管垂直立植入水位深度的海岸、湖泊、沼泽中,即可以进行集水、排水之用。图1中的箭头方向表示了水的流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软地基处理的排水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不易堵塞:一劳永逸无后续保养维护之困扰;
2.主动排水:利用毛细力及虹吸力产生负压式的主动排水方式,效率远优于传统自流式排水;
3.高渗透性:开孔率20%以上,透水系数0.2cm/秒以上,远优于任何传统设计;
4.有效集水面积更大:以同体积、同重量之材料相较,本产品为平面式,比管状的有效集水面积为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靳宝林;杜洪利,未经靳宝林;杜洪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25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铆合机待铆合件的上料检测机构
- 下一篇:LED冲压机用引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