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通丝线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2789.8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6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胡金永;金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旷达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9/02 | 分类号: | D03C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通丝装造 丝线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通丝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提花机、纺织机上都有配套的通丝装造,通丝装造用于在织布过程中对经线的进行不断提升和下降。如图1,通丝装造一般有通丝线101、综丝杆102、弹簧103,综丝杆102一端连通丝线101,另一端连弹簧103,弹簧103是需要固定在底部的底架之类的固定件上,综丝杆102上设置有综眼104,织布用的经线就穿过综眼104,在织布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通丝线排列在一起,通过拉动通丝线101来带动经线不断的提升和下降,在通丝线提升和下降过程中,连接综丝杆102的弹簧103起到回位的作用。由于弹簧不断的拉升回复,需要使通丝线牢固的连接在综丝杆上,防止其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通丝线连接结构,能够将通丝线牢固的连接在综丝杆上,防止其脱落。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通丝线连接结构,包括综丝杆,综丝杆一端为弹簧连接段,另一端为通丝线连接段,综丝杆中间设置有综眼,通丝线连接段上设置有金属连接头,金属连接头上注塑有保护套,金属连接头上设置有穿线孔,穿线孔向上逐步收紧形成线固定孔,线固定孔内固定有通丝线,金属连接头上套有热缩管,热缩管受热后收缩套住与金属连接头固定的通丝线。
所述弹簧连接段上注塑有螺纹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丝线连接结构连接通丝线的时候,首先将通丝线穿过穿线孔,然后用力向上拉动通丝线,将通丝线拉入到线固定孔内,由于线固定孔孔径较小,通丝线拉入其内之后就不会再滑落下来,使得通丝线与金属连接头连接牢固,然后将热缩管套在连接头上,通丝线就被套在管子内,热缩管通过用热风机吹热风让其紧缩粘在连接头的塑料保护套上,将金属连接头紧紧包住,从而将通丝线与综丝杆连接牢固。
同时在弹簧连接段上注塑螺纹杆,弹簧与之连接的时候只需要将弹簧旋进螺纹内就可以使弹簧与之连接牢固,同时由于弹簧连接段上注塑螺纹杆,这样很多综丝杆在不断升降的时候,相互之间避免了金属的摩擦,减轻了磨损,延长综丝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纺织机中通丝装造的通丝线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综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通丝线连接段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弹簧连接段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综丝杆连接通丝线以及连接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4,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通丝线连接结构,包括综丝杆1,综丝杆1一端为弹簧连接段11,另一端为通丝线连接段12,综丝杆1中间设置有综眼13,通丝线连接段12上设置有金属连接头121,金属连接头121上注塑有保护套122,金属连接头121上设置有穿线孔123,穿线孔123向上逐步收紧形成线固定孔124,线固定孔124内固定有通丝线3,金属连接头121上套有热缩管4,热缩管4受热后收缩套住与金属连接头固定的通丝线3,弹簧连接段11上注塑有螺纹杆111。
如图5,棕丝杆的通丝线连接段上的金属连接头121连接通丝线3,通丝线穿过连接头的穿线孔123之后,用力向上一拉,使通丝线3进入线固定孔124内,从而将通丝线牢牢固定住,通丝线穿过连接头之后,原来套在综丝杆上热缩管向上套入连接头121,将通丝线套入其内,通过热风机吹热风,热缩管会紧缩粘在连接头的塑料保护套上,将金属连接头紧紧包住,从而将通丝线牢牢固定住。同时热缩管包住金属连接头上塑料保护套,可以防止热缩管上下运动时相互挂住,防止夹起,这样织布时不会产生漏丝现象。因为如果没有塑料保护套注塑在金属连接头上,织布的时候很多的金属连接头排在一起,经线上下不断升降的时候两根热缩管会相互挂住,产生夹起,就会产生漏丝现象。
弹簧连接段11上注塑的螺纹杆111连接弹簧2,弹簧2旋进螺纹杆111的螺纹112内,弹簧2就与棕丝杆连接牢固,非常方便;同时由于弹簧连接段11上注塑有塑料的螺纹杆111,在综丝杆不断的升降过程中,避免了综丝杆金属之间的摩擦,减轻了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旷达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旷达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27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数据完整的方法
- 下一篇:氮化增强剂、氮化硅锰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