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包防水地下结构中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间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2947.X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9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薛勇;杜一鸣;程斌;张佳;卫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2D2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地下 结构 主体 附属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包防水的地下结构中,后作结构接口处理的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全包防水地下结构中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间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脚步不停向前迈进,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地下空间开发必将在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地下结构先作结构与后作结构之间的接口往往是薄弱环节,容易发生渗漏水等现象,影响工程质量;常规做法中连接处围护结构部分凿除,施工比较困难,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且防水层断开,防水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包防水地下结构中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间的连接方法,以满足经济性、防水性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包防水地下结构中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主体结构顶板上方预留挡土墙,在主体结构预留与附属结构接口的接驳器,附属结构围护桩与主体结构预留的接驳器之间设置围护支撑。
本实用新型利用扶壁式挡土墙,在施工中将连接处围护完全凿除,然后将附属结构和主体结构浇筑一体,整体施工防水结构,从而实现连接处全包防水连续不断开,避免防水薄弱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不同于常规的双墙连接或通道连接的方法,优点在于避免冗余的双墙或双柱,且实现全包防水的连续全覆盖,同时施工时不影响已作结构上部的交通及管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扶壁式挡土墙是一种成熟的挡土墙型式,造价低廉、受力合理且易于凿除;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连接浇筑一体,方便现场施工,保证连接质量。本实用新型保证连接处全包防水连续不断开,从而避免防水薄弱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做法图。
图2为挡土墙平面及剖面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中1表示待凿除的先作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接口处围护墙;2表示围护凿除线;3表示后作附属结构围护支撑;4表示先作主体结构预留接驳器;5表示先作主体结构上部预留挡土墙;6表示后作附属结构围护桩(墙);7表示先作主体结构围护桩(墙);8表示挡土墙扶壁;9表示挡土墙面板;10表示挡土墙踵板;11表示先作主体结构;12表示后作附属结构。
一种全包防水地下结构中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主体结构11顶板上方预留挡土墙5,在主体结构11预留与附属结构接口的接驳器4,附属结构围护桩6与主体结构预留的接驳器4之间设置围护支撑3。接驳器4预留在主体结构11和附属结构12接口处的顶部和底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其中接驳器为预留在主体结构中板和侧壁顶部的牛腿。所述挡土墙包括设在主体结构顶板上的挡土墙踵板10,挡土墙踵板10靠附属结构一侧设置表示挡土墙面板9,在挡土墙面板9和挡土墙踵板10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挡土墙扶壁8,其中挡土墙扶壁8为直角三角形状,其一条直角边与挡土墙面板9连接,另一条直角边与挡土墙踵板10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土墙的高度为2~2.5m,挡土墙的长度为73~77m,挡土墙面板、挡土墙扶壁和挡土墙踵板的厚度均为0.15~0.25m,相邻两个挡土墙扶壁之间的距离为2.5~3.5m。
施工时,利用预留在主体结构上方的挡土墙,在施工中将连接处围护完全凿除,然后将附属结构和主体结构浇筑一体,整体施工防水结构,从而实现连接处全包防水连续不断开,避免防水薄弱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在制作主体结构时预留接驳器和挡土墙,在施工附属结构时将附属结构的围护桩和主体结构预留的接驳器和挡土墙之间设置围护支撑,然后将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接口处围护墙完全凿除,然后施工附属结构底板、顶板时与主体结构浇筑为一体。然后施工相应的防水层,这样就能保证接处全包防水连续不断开,避免防水薄弱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29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