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古建筑印画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3715.6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峰 |
主分类号: | B44C1/17 | 分类号: | B44C1/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古 建筑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印刷模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仿古建筑印画模板。
背景技术
古建筑上的彩绘图画均为以前的艺人手工描绘,而现在有大量的古建筑需要修复和新建仿古建筑,若仍以手工描绘,因受个人艺术/技术影响大,所绘图画效果各异;又因工艺失传、艺人稀缺而导致工时延长,显然不能满足现在对建筑的质与量及进度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古建筑印画模板,可以不依赖绘画艺人,快速准确复制、修复古建筑的彩绘图案,大幅加快工程进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仿古建筑印画模板,主要由基体和网格组成,其特征是基体上设置通透模型,在模型处设置网格。
所述的通透模型为文字或动、植物造型。
所述的基体和网格为软质材料,网格设置在基体的通透模型的背面或两层基体的通透模型之间。
所述的基体四周间隔一定距离并两侧对应设有孔或/和带。
本仿古建筑印画模板的制作方法为:基体为软质膜材料,在膜材料上打印或绘画所需模型,用剪刀沿模型轮廓剪下形成通透模型,在通透模型处的背面或两层通透模型之间粘贴网格,在网格上相应位置粘贴预留块,在基体四周间隔一定距离并两侧对应打孔或钉带或一侧打孔对应一侧钉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模板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可对平面、圆弧和曲面印画,并且印画速度快,画面一致,模板可重复使用;完全改变原始手工描绘,不再对艺人的技术依赖,可完美表现所需图画内容,可加快工期80%以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板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板反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模板侧面示意图。
其中:1.基体,2.模型,3.网格,4.预留块,5.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仿古建筑印画模板,主要由基体1和网格3组成,基体1上设置通透模型2,在模型2处设置网格3;具体制作方法:基体1选用防水、抗油漆腐蚀的PE塑料布,模型2为中文“福”字,通过打印机把设计好的模型2打印在塑料布上,用剪刀沿模型2轮廓剪下形成通透模型2,在通透模型2处的背面粘贴软质尼龙网格3,在网格3上面相应位置粘贴预留块4,网格3网孔依据需要一般选择1*1cm-5*5cm,在基体1四周间隔一定距离并两侧对应打孔5。
实施例2:本例基体1膜材料选用pvc广告布,依需要在两块相同大小的广告布上打印相同的图案模型2,用剪刀沿模型2轮廓剪下,两块广告布之间涂胶并将网格3粘贴在中间,两个通透模型2完全重合,在正面网格3上粘贴画面预留块4,在基体1四周间隔一定距离并一侧打孔5,对应一侧固定布带布条,也可在两侧都固定布带布条。
本实用新型可对一幅图画以颜色或物体分别制作数个模板,在施工时进行套印。本印画模板质地柔韧,可贴合在需要印画的平面或曲面或圆柱的物体上,以布带穿过侧边的孔5固定,可通过对通透模型2的刷涂、刮涂或喷涂,在底材上留下需要的图形和色彩;本印画模板使用后应尽快洗净晾干,可多次重复使用,绘画效率高,图形一致,效果逼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峰,未经张朝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3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出料的液压固液分离机
- 下一篇:模具调试辅助压力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