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6830.9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6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加林;何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加林 |
主分类号: | H02M5/453 | 分类号: | H02M5/453;H02M7/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州***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逆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学技术领域中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或交流电输入交流电输出的逆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用电设备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供电装置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公知技术中,现有的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的逆变器主要是采用的双管半桥驱动,以全桥式直流电源供电电路构成,受其构造所限,逆变器每输出1赫兹的交流电,直流电源需要提供正向电流和反向电流各一次,才能完成交变过程,其结构繁复,工作效率低,且当输出交流电源侧电压较低降至临界值时,负载将对直流中间环节充电,从而增加了逆变器输出的无功功率,逆变器自身消耗能量高,不能充分地利用电和磁的二次做功,逆变器的转换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逆变器结构繁复、消耗能量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消耗电量低,可调频率宽,适用范围广,充分地利用了电和磁的二次做功,提高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新式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它设有整流器DZ、变压器B1、电容C1、开关横块K1-K2,整流器DZ输入端并联交流电源AC1后连接变压器B1的输入线圈,整流器DZ的正极连接开关模块K1的输入端,整流器DZ的负极分别连接开关模块K2的输出端、电容C1的负极、变压器B1的输出线圈L2,变压器B1的输出线圈L1并联开关模块K1的控制端和输出端,通过逆变器的负载连接电容C1的正极组成为充电电路,变压器B1的输出线圈L2并联开关模块K2的控制端和输出端,电容C1的正极通过逆变器的负载连接开关模块K2的输入端组成为放电电路,电容C1的正极连线和开关模块K1输出端连线为本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AC2。
上述新型逆变器,所述该逆变器设有整流器DZ、变压器B1-B3、整流二极管D1-D2、电容C1-C3、开关模块K1-K4,整流器DZ输入端并联交流电源AC1后连接变压器B1的输入线圈,整流器DZ的正极连接变压器B2输入线圈L1的一端,整流器DZ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1-C3的负极、开关模块K2-K4的输出端,变压器B2输入线圈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开关模块K1的输入端、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开关模块K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正极、变压器B3输入线圈L1的一端、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变压器B1的L1并联开关模块K1的控制端和输出端组成为充电电路,变压器B2输入线圈L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模块K3的输入端,变压器B1的输入线圈L3并联开关模块K3的控制端和输出端组成为放电电路,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2的正极、变压器B3输入线圈L2的一端组成为充电电路,变压器B3输入线圈L2的另一端连接开关模块K4的输入端,变压器B1的输入线圈L4并联开关模块K4的控制端和输出端组成为放电电路,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1的正极、变压器B2输入线圈L2的一端组成为充电电路,变压器B2输入线圈L2的另一端连接开关模块K2的输入端,变压器B1的输入线圈L2并联开关模块K2的控制端和输出端组成为放电电路,变压器B2-B3的输出线圈串联为本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AC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加林,未经何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6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草漂浮育苗壮苗培育系统
- 下一篇:一种60GHz光生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