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露天矿山开采的铲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7754.3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5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江;王兆申;刘燕华;赵环帅;冯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唐山)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28 | 分类号: | E02F3/28;E02F3/36;E02F3/40;E02F5/3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芳 |
地址: | 0633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露天 矿山 开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露天矿山围岩开采的铲装装置,属于采矿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铁矿和有色金属矿露天采矿场普遍采用间断开采工艺,首先对围岩或矿体进行穿孔爆破,然后采用挖掘机、电铲等设备对松动矿岩进行铲装。但是爆破后矿岩粒度大小不均,挖掘机、电铲等设备对矿岩铲装过程中,对于大块矿岩无法处理,也容易给生产设备与工作人员带来危险隐患。因此研究高效、安全的铲装装置是对于提高采矿设备水平、促进露天矿山设备快速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在一种可以快速处理各种矿岩物料、提高铲装效率、减少给生产设备与工作人员带来危险隐患的用于露天矿山开采的铲装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露天矿山开采的铲装装置,它由扒落臂、扒落前齿、液压驱动装置组成,扒落臂的前端与扒落前齿铰接,扒落臂的后端与主机连接,液压驱动装置的前端连接在扒落臂的下部,扒落前齿由液压负铲或液压锤组成。
上述用于露天矿山开采的铲装装置,所述组成扒落前齿的液压负铲或液压锤为多个,多个液压负铲或液压锤分别在扒落臂的两侧均布,排列方式为横向单行排列,或横向并排排列、或交错排列、或不规则排列,排列方向与扒落臂垂直。
上述用于露天矿山开采的铲装装置,所述组成扒落前齿的液压负铲或液压锤为10-50个,调节安装间距为10~10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露天采矿场穿孔爆破后,对小块矿岩采用液压负铲铲装,大块矿岩物料先采用液压锤进行破碎,后采用液压负铲装,随着开采面的推进,在液压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扒落臂可做上下,前后以及左右运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提高爆破后的矿岩物料的综采效率的同时,又可以对于大块矿岩进行预破碎,即减少后续作业的工作压力,也减少了对机器及人身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扒落臂和扒落前齿连接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扒落臂1、扒落前齿2、液压驱动装置3、液压负铲4、液压锤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扒落臂1、扒落前齿2、液压驱动装置3组成。
图中显示,扒落臂1的前端与扒落前齿2铰接,扒落臂2的后端与主机连接,液压驱动装置3的前端连接在扒落臂1的下部,扒落前齿2由液压负铲4或液压锤5组成。
图中显示,组成扒落前齿2的液压负铲4或液压锤5为多个,多个液压负铲4或液压锤5分别在扒落臂1的两侧均布,排列方式为横向单行排列,或横向并排排列、或交错排列、或不规则排列,排列方向与扒落臂1垂直。
组成扒落前齿2的液压负铲4或液压锤5的数量为10-50个,调节安装间距为10~1000mm。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露天采矿场穿孔爆破后,在液压系统3的驱动下,扒落臂1带动扒落前齿2铲装露天采矿场围岩或矿体爆破后的矿岩,小块矿岩采用液压负铲4铲装,大块矿岩先采用液压锤5进行初步破碎,后采用液压负铲4铲装,随着开采面的推进,在液压系统3的驱动下扒落臂1可做上下,前后以及左右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唐山)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地(唐山)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77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