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准尺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8397.2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9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景领;曹爽;王新志;赵显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准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差测量装置,特别是一种水准尺支架。
背景技术
水准尺是水准测量中用于高差量度的标尺,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确保其处于竖直状态。目前,在水准测量中主要通过人工扶尺使其处于竖直状态,由于长时间的扶尺和行走,扶尺人员易于疲劳,致使水准尺欠稳定,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另外,现有的水准尺支架或水准尺垂直装置结构比较复杂,而且一般适用于每一测站观测时间较长的情况,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水准测量每一测站的观测时间都很短,观测完后马上需要迁站,因此这些支架或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非常不方便,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准尺支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便于掌握,测量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水准尺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水准尺本体、固定装置、连接装置和伸缩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套设在水准尺本体上的尺箍、通过螺孔设置在尺箍上的紧固螺栓以及分别设置在紧固螺栓两端的卡片和圆形扳手,卡片设置在尺箍内侧,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下端的万向球,连接杆的上端设置在尺箍上,伸缩装置包括上端活动连接到万向球的内管、套设在内管上的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卡簧。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水准尺支架,采用设置在水准尺本体上的固定装置、连接装置和伸缩装置,实现了对水准尺的快速定位支撑和固定,操作方便快捷,同时降低了使用人员的操作难度和降低了水准尺使用的经验要求,降低了测量操作的工作强度,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廉,测量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水准尺支架的一种改进,内管的上端还设置有与万向球相匹配的外壳,万向球活动连接在外壳内。本改进通过采用与万向球相匹配的外壳活动连接内管与万向球,便于对水准尺的固定支承的角度进行调节,提高了水准尺使用和固定的灵活性,提高了水准尺对使用环境的适应性,从而方便了水准尺的使用操作,降低了操作难度和使用操作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水准尺支架的又一种改进,外壳内还设置有摩擦垫,摩擦垫设置在万向球和外壳之间。本改进通过在外壳和万向球之间设置摩擦垫,有效地降低了万向球与外壳之间的磨损,提高了水准尺使用支承和固定的稳固性,提高了水准尺的工作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水准尺支架的又一种改进,外管上还设置有与卡簧相对应设置的定位开关,定位开关包括设置在外管外侧的控制件和设置在外管内的锁止件,控制件和锁止件相连接。本改进通过在外管上设置与卡簧相配合的定位开关,实现了对外管和内管的伸缩量的控制,便于对伸缩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了对水准尺的支承状态和角度的控制,提高了水准尺使用的方便性,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水准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水准尺支架,采用设置在水准尺本体上的固定装置、连接装置和伸缩装置,实现了对水准尺的快速定位支撑和固定,操作方便快捷,同时降低了使用人员的操作难度和降低了水准尺使用的经验要求,降低了测量操作的工作强度,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廉,测量效率高的优点。并采用与万向球相匹配的外壳活动连接内管与万向球,便于对水准尺的固定支承的角度进行调节,提高了水准尺使用和固定的灵活性,提高了水准尺对使用环境的适应性,从而方便了水准尺的使用操作,降低了操作难度和使用操作的强度,同时在外壳内设置摩擦垫,有效地降低了万向球与外壳之间的磨损,提高了水准尺使用支承和固定的稳固性,提高了水准尺的工作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另外在外管上设置与卡簧相配合的定位开关,实现了对外管和内管的伸缩量的控制,便于对伸缩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了对水准尺的支承状态和角度的控制,提高了水准尺使用的方便性,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水准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水准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固定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明列表:
1、水准尺本体; 2、尺箍; 3、螺孔;
4、紧固螺栓; 5、卡片; 6、圆形扳手;
7、连接杆; 8、万向球; 9、摩擦垫;
10、外壳; 11、内管; 12、外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83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表防雾透明罩
- 下一篇:三维形貌痕迹比对测量仪的弹壳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