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预压软土地基处理用的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8448.1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5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治;刘华锋;施俭;张虎平;陈越;张彦朋;蔡建;刘依;郝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欧阳俊立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预压 土地 处理 排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处理土木工程、港口或航道工程、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用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在科学围填淤泥质滩涂进行土地开发中,吹填淤泥土已成为主要的回填材料。吹填淤泥土具有高含水量(含水量大于80%)、高压缩性、低渗透性的特点,呈流态,几无强度,属超软弱土,工程性质极差。
对于吹填淤泥土的软基处理,目前主要采用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利用排水板作为竖向排水通道实现软土排水固结,提高土体强度和地基承载力。上述二种方法均需要在待处理的软土地基表面设置水平砂垫层。对于几无强度的超软土,砂垫层的实施难度大,在砂料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工程成本也较高。
现有的无砂垫层软基处理方法主要有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和浅表层软土真空预压法,单独采用真空预压方法处理深厚软土地基,水平砂垫层仍是必不可少的结构层。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处理,堆载加荷速率需满足土体承载力逐步提高的要求。利用现有的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处理浅表层超软土,其软土处理后的承载力水平基本在30~40kPa。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采用真空预压处理超软淤泥土的排水结构,避免真空预压处理软土地基受供砂条件的制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真空泵及真空泵管路、排水板、滤管、蜗卷式快速接头或合页式快速接头、土工布、透水材料和密封膜组成,其特征是土工布铺设在软土表面,排水板竖向插入软土中,滤管平铺在土工布的上面,排水板出露板头与滤管用蜗卷式快速接头或合页式快速接头连接,滤管上部铺设透水材料和密封膜形成膜下密封,真空泵管路与密封膜下滤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取消了真空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砂垫层结构,在确保加固处理效果的同时,避免砂资源的使用;排水板与滤管采用快速接头,在兼具操作简单、快速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有效控制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工程成本;采用本实用新型处理软土的深厚可以超过20m,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大幅度提高至50kPa~80kPa,有效提高了超软土的固结加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蜗卷式快速接头中排水板和滤管连接示意图。
图2是蜗卷式快速接头中排水板和滤管连接横剖面示意图。
图3是蜗卷式快速接头中外包、绑扎土工布示意图。
图4是合页式快速接头中合页连接件示意图。
图5是合页式快速接头与排水板和滤管连接示意图。
图6是排水板、透水材料和密封膜及滤管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参见附图)由真空泵及真空泵管路9、排水板1、滤管2、快速接头、土工布、透水材料8和密封膜7组成,土工布铺设在软土表面,排水板竖向插入软土中,排水板的间距可按实际需要布设,其最佳间距为60~120cm、排水板长度根据软基处理深度要求确定,滤管平铺在土工布的上面,排水板出露板头与滤管用快速接头连接,例如蜗卷式快速接头或合页式快速接头6连接,采用蜗卷式快速接头时,蜗卷式快速接头处的排水板用扎带3与滤管扎紧,在蜗卷式快速接头处外包土工布4并用绑扎绳5绑扎,滤管上方铺设透水材料,例如编织布或无纺布或土工格栅和密封膜形成膜下密封,真空泵管路与密封膜下滤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84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窄基输电塔桩筏基础结构
- 下一篇:施工现场用简易洒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