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胯辅助健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9009.2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5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龙峰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健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特别是涉及腿胯韧带练习的一种开胯辅助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健身器材常以训练功能多少来分为单功能和综合型多功能两大类。单功能器械,常用的有划船器、健美车、健步机、跑步机、美腰机等。方便人们做健身运动,其中,划船器:主要用来增强手臂力量、背阔肌和动作协调能力,AMT体适能运动机:与其他的健身方式不同,用户可以在不同的运动模式和完全零冲击体验下,类似于登楼梯、步行、慢跑和长跑间自由转换。您可以通过这种即时转换模式功能,调整您的训练模式来达到针对特定肌肉群训练的目标。椭圆运转机:平滑流畅的运动轨迹和交叉坡度专利技术让使用者以符合生物力学的姿势锻炼肌肉组,增加了锻炼的多样性和有效性。零阻力的锻炼减少肌肉劳损的发生。健美车:锻炼时,象骑自行车一样,主要用来增强腿部力量,增强心血管功能。综合型多功能器:一般都包括扩胸器、引体向上、仰卧推举、仰卧起坐等器械的功能。扩胸器、引体向上、仰卧推举,主要是用来锻炼上肢力量及胸大肌力量;仰卧起坐,主要用来锻炼腰肌群,减少腰腹部多余脂肪。
然而,在当今众多的健身器材行中。还没有开胯辅助器这类器材。一般练习腿部韧带分两。种竖叉和横叉。竖叉比较好练。在无人辅助的情况下也能练习。练习起来也比较方便。横叉练习就不太方便练习。因为练习时要两手撑地两脚横向劈开。把胯往下压。压到了一定角度。没人辅助帮忙压。自己很难压下去。甚至无法压下去。所以想把横叉练好得要找人帮忙压。可找人帮忙压别人不一定天天有时间帮忙。这样的话就非常的不方面。时间一长就不了了之。这就是大多数人想练好胯部韧带确迟迟提高不上去或进展较慢的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开胯辅助健身器材,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开胯练习的局限性,而在实际练习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困难,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开胯辅助健身器,结构简单,设备制作方便,在健身和运动训练过程中没人辅助的情况下来帮助我们进行开胯练习,实用性强,成本低等,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开胯辅助健身器,一种开胯辅助健身器,包括第一侧机架、第二侧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机架和第二侧机架的垂直方向设置有主横梁,所述第一侧机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二侧机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梁,第二固定梁安装连接在第一侧机架和第二侧机架的一端和第一固定梁成上下垂直对称;所述主横梁的中部设置有座垫架,座垫盘安装在座垫架上,座垫盘的轴承一侧设置有横开胯板,其另一侧设置有立开胯板;
所述横开胯板中侧设置有第一移动杠164和第二移动杆165,所述立开胯板上设置有第三移动杠,第一移动杠164和第二移动杠165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扣和第二活动扣,使用者的腿的长短粗细可在第二移动杠165上的第二活动扣上进行调节;
所述的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上面分别设置有滑轮,滑轮的一侧设置有弹力皮绳,手推把的一侧设置有扣孔,所述的滑轮和扣孔之间设置有第一保险绳,所述的第一侧机架和第二侧机架之间设置有手拉把,手拉把和扣孔之间设置有第二保险绳,所述第二保险绳连接拉勾。
进一步,所述横开胯板和立开胯板上面分别安装有活动固定套,所述横开胯板和立开胯板的下方设置有在健身时方便移动的轮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垫架的下方设置有座垫底盘,其上方设置有座垫,所述座垫的一侧安装有靠垫;所述靠垫的一侧设置有手推把,所述手推把下面设置有推把固定夹。
进一步,所述的主横梁分别与第一侧机架和第二侧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机架和第二侧机架之间平行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的座垫上面设置有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安装在轴承上面。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侧机架和第二侧机架上在手拉把的一侧设置有手拉扣,所述的手拉扣之间平均分布,所述手拉扣的一端设置有前端固定板。
进一步,所述的横开胯板和立开胯板下面分别设置有滚轮。
进一步,所述的弹力皮绳两端连接在手推把上的扣孔和第一保险绳的勾扣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龙峰,未经李龙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9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