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道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0707.4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6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丰亮 |
主分类号: | B01D46/30 | 分类号: | B01D46/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道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地球上的环境问题正在逐年的恶化,燃料燃烧产生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及细微颗粒物, 其中PM2.5由于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容易进入人体的肺部,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影响最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滤袋除尘器具有投资省,占地面积小,过滤面积大,工作性能稳定,净化效率高,使用可靠,回收的干烟尘便于综合利用,有效地保护了环境,是一种性能好,能满足当前环保法的要求,可信赖的高效除尘装置。
但是由于工业上排放的尾气温度较高,具有酸碱腐蚀等原因,袋式除尘器的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更换滤袋以保证除尘效果,影响了除尘装置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道除尘装置,能够在不停机的状态下进行过滤腔的清洗及滤料的更换,提高了运行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道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底座,清洁腔,清洁腔下方的过滤腔,过滤腔内部的虑笼和滤料,过滤腔外部的检修口,过滤腔下方的积灰腔,积灰腔下方的排灰口,连接积灰腔的总进气口,连接清洁腔的出气口,出气口上的风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腔中间有一隔板,将过滤腔分成左过滤腔和右过滤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总进气口上安装有一换向阀,换向阀连通左进气口和右进气口,分别与积灰腔的左右两部分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滤笼采用金属框架,滤料的成分为玄武岩纤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检修,能够在不停机的状态下进行过滤腔的清洗及滤料的更换,提高了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道除尘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清洁腔,2、左过滤腔,3、右过滤腔,4、积灰腔,5、排灰口,6、检修口,7、总进气口,8、左进气口,9、右进气口,10、换向阀,11、出气口,12、风机,13、隔板,14、虑笼,15、滤料,1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一种双道除尘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双道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7,底座16,清洁腔1,清洁腔下方的过滤腔,过滤腔内部的虑笼14和滤料15,过滤腔外部的检修口6,过滤腔下方的积灰腔4,积灰腔下方的排灰口5,连接积灰腔的总进气口7,连接清洁腔的出气口11,出气口上的风机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中间有一隔板13,将过滤腔分成左过滤腔2和右过滤腔3。
进一步的,所述总进气口7上安装有一换向阀10,换向阀连通左进气口8和右进气口9,分别与积灰腔4的左右两部分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滤笼14采用金属框架,滤料15的成分为玄武岩纤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丰亮,未经郭丰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07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承台式隔震桩基础
- 下一篇:一种护坡基质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