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自动电磁换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1286.7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2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青 |
主分类号: | F16H61/28 | 分类号: | F16H6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22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自动 电磁 换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变速器AMT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汽车自动电磁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电动汽车没有装配自动换挡装置,挡位转换不够灵活,普通的换挡装置工作稳定性差,故障率高,寿命短,影响了电动汽车的性能,并且比较费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自动电磁换挡装置。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电磁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在所述输出轴上同轴依次设置有输出齿轮、二挡被动齿轮和一挡被动齿轮,所述一挡被动齿轮和二挡被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器滑套,同步器滑套上设置有拨叉,拨叉的上端设置拨叉轴,所述拨叉轴与电磁换挡机构连接。
所述的电动汽车自动电磁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换挡机构上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拨叉轴与导向块连接,所述导向块设置于电磁线圈内部。
所述的电动汽车自动电磁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有4圈,左右两端的两个电磁线圈是空挡线圈,中间两个电磁线圈分别是二挡线圈和一挡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自动电磁换挡装置,结构简单,挡位转换灵活可靠,工作稳定性好,故障率小,寿命长,适用于纯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的自动变速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自动电磁换挡装置的空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自动电磁换挡装置的二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自动电磁换挡装置的一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磁换挡机构;2—拨叉轴;3—拨叉;4—一挡被动齿轮;5—同步器滑套;6—二挡被动齿轮;7—输出轴;8—输出齿轮;9—电磁线圈;10—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自动电磁换挡装置,它包括由动力电机驱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7,在输出轴7上设有输出齿轮8、一挡被动齿轮4、二挡被动齿轮6和位于一挡被动齿轮4、二挡被动齿轮6之间的同步器滑套5,同步器滑套5可沿输出轴7作轴向左右滑动,在同步器滑套5上设有一个拨叉3、拨叉3的上端连接拨叉轴2、拨叉轴2与电磁换挡机构1连接,电磁换挡机构1上设置有电磁线圈9,拨叉轴2与铁导向块10连接,导向块10设置于电磁线圈9内部。电磁线圈9有4圈,左右两端的两个电磁线圈9是空挡线圈,中间两个电磁线圈9分别是二挡线圈和一挡线圈。当车辆需要换挡时、根据需要接通电磁换挡机构1上的某个线圈推动拨叉轴实施换挡。比如当需要挂空挡时,如图1所示,接通左右两端的两个空挡线圈,由于两端的磁性作用相等,导向块10就运动到电磁线圈9中部,带动拨叉轴2、拨叉3和同步器滑套5运动到一挡被动齿轮4、二挡被动齿轮6中间实现换挡;当需要挂二挡时,如图2所示,接通中间靠左侧的二挡线圈,导向块10就运动到电磁线圈9左侧,带动拨叉轴2、拨叉3和同步器滑套5运动到左侧的二挡被动齿轮6处实现换挡;当需要挂一挡时,如图3所示,接通中间靠右侧的一挡线圈,导向块10就运动到电磁线圈9右侧,带动拨叉轴2、拨叉3和同步器滑套5运动到右侧的一挡被动齿轮处实现换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青,未经李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1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液分离机
- 下一篇:发生炉煤气站用酚水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