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袋口开合方便的袋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1293.7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8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郭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珏玲 |
主分类号: | A45C1/04 | 分类号: | A45C1/04;A45C11/24;A45C11/16;A45C1/0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曾忠群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汕头市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袋口开合 方便 袋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袋子领域,特别是一种袋口开合方便的袋子。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中小型的袋子(如手机袋、首饰袋、钱包等),其袋口处大都是靠缝制拉链来实现封口的,其不仅加工工序复杂、开合不方便,而且拉链在使用时间一长容易拉坏,结构不可靠,所以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尽管也有采用在袋口设置子母扣的结构,但其同样的存在上述问题,而且开启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且袋口开合方便的袋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袋口开合方便的袋子,其特点是包括袋本体、袋口及相对装置于袋口内的两条横截面呈内凹弧形的弹性钢片,所述两弹性钢片在自然状态下其长度方向呈直线夹紧状而使袋口实现闭合,并在外力作用下分别向外弯曲而使袋口实现打开,而在外边消失时在弹性钢片的回弹作用下重新实现袋口闭合。
为防止发生袋口处的布料或皮料被弹性钢片的边角戳穿或割开而导致其使用不安全等问题,上述弹性钢片的至少一端部做为圆弧过渡的弧形面结构。为进一步的加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在上述弹性钢片的外周上包裹有防止袋口处的布料或皮料被割开的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袋口处相对装置两条横截面呈内凹弧形的弹性钢片的结构,使袋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平时袋口在两弹性钢片的夹紧作用下呈闭合封口状态,若要打开袋口时,则只要按住两弹性钢片的两端往里稍用力或将两弹性钢片的中部稍外拉,两弹性钢片即分别向外弯曲而使袋口打开,以方便使用者装、取东西;当外力撤销后,两弹性钢片依靠自身弹力恢复原状重新起到闭合封口作用,所以使用极为方便,且结构简单、可靠、加工简易、使用寿命长,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袋口加工工序复杂、开合不方便、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将弹性钢片的至少一端部做为圆弧过渡的弧形面结构和在弹性钢片上包覆保护层的结构,进一步的加强了其结构可靠性,同时也确保了其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袋体上,尤其适用做各种小型的手机袋、首饰袋或钱袋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袋口开合方便的袋子,包括袋本体1、袋口2及相对装置于袋口1内的两条横截面呈内凹弧形的弹性钢片3,所述两弹性钢片3、3在自然状态下其长度方向呈直线夹紧状而使袋口2实现闭合,并在外力作用下分别向外弯曲而使袋口2实现打开,而在外边消失时在弹性钢片3、3的回弹作用下重新实现袋口2闭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平时袋口2在两弹性钢片3、3的夹紧作用下呈闭合封口状态,若要打开袋口2,则只要按住两弹性钢片3、3的两端往里稍用力或将两弹性钢片3、3的中部稍外拉,两弹性钢片3、3即分别向外弯曲而使袋口2打开,以方便使用者装、取东西;当外力撤销后,两弹性钢片3、3依靠自身弹力恢复原状重新起到封口作用,所以使用极为方便,且结构简单、可靠、加工简易、使用寿命长,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袋口加工工序复杂、开合不方便、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其中上述袋口2处的两边分别做有套筒,上述两弹性钢片3、3分别套在所述两套筒内。并且因上述弹性钢片3可以直接用废弃钢卷中的卷尺做成,生产成本低。为防止发生袋口2套筒的布料或皮料被弹性钢片的边角戳穿或割开而导致其使用不安全等问题,上述弹性钢片3的至少一端部做为圆弧过渡的弧形面结构。为进一步的加强其使用的安全性,还可在上述弹性钢片3的外周包有防止袋口2套筒处的布料或皮料被割开的保护层4。上述保护层4一般采用直接粘贴在弹性钢片3上的包布形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并且加工简易、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袋体领域中,尤其适用于做各种小型的手机袋、首饰袋或钱袋等。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珏玲,未经郭珏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12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生物菌剂及其改善设施农业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党参补气茶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