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骨牵引专用抬高垫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1471.6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5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小萍 |
主分类号: | A61F5/045 | 分类号: | A61F5/04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骨 牵引 专用 抬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腿伤治疗辅助用品,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下肢骨牵引专用抬高垫。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提供的下肢抬高垫是一个平面的垫子,病人侧身时长长的骨牵引针容易抵住床垫,导致患者患肢疼痛和牵引针的移位,并且由于长期卧床及牵引重物的作用,患肢足后跟容易产生压疮。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多囊下肢抬高垫”,其公开号为201888902 U,该技术方案中的“多囊下肢抬高垫”,主要特征为:包括垫体、气囊和软垫,其特征在于:垫体上倾斜设置有托持面,托持面上安装有多个气囊构成的气囊垫,气囊上设置有气嘴;气囊垫上安装有软垫。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优点,可以调整患肢抬高点的高度,减轻患者的不适。但是该抬高垫却存在着当使用骨牵引针的病人侧卧时,长长的骨牵引针容易抵住床垫和移位,导致患者患肢疼痛,长期卧床压迫患肢足后跟后易发压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致力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使用骨牵引针的病人侧卧时,长长的骨牵引针容易抵住床垫和移位,导致患者患肢疼痛,长期卧床压迫患肢足后跟后易发压疮的缺陷,旨在提供一种能避免或减少骨牵引针抵住床垫和移位、提高患者舒适感、避免或减少压疮发生的一种下肢骨牵引专用抬高垫。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所述长方体抬高垫前端部的两侧均设有上下贯穿的缺口,所述抬高垫的后端部设有横向贯通槽,当下肢跟骨牵引时,若患者侧卧时,骨牵引针的端部可以进入贯通槽内,避免或减少了骨牵引针抵住床垫和移位;当下肢股骨髁上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时,若患者侧卧时,骨牵引针的端部可以进入上下贯穿的缺口,避免或减少了骨牵引针抵住床垫和移位;当患者平躺或侧卧时,脚后跟可以进入贯通槽内,因为贯通槽的存在,使脚后跟悬空,避免或减少了局部压疮的发生。
作为优选,前端部的两侧缺口内均适配有活动垫,活动垫的一端设有雌搭扣、与之对应的缺口底部设有雄搭扣,当下肢跟骨牵引时,将活动垫放回缺口部位并使用雌搭扣和雄搭扣固定,可以使得下肢靠近膝关节处得到较大的依托。
作为优选,贯通槽的截面为U形、数量为1条至3条,使得骨牵引针可以容易进入贯通槽,并且当贯通槽数量为1条以上时可以调节脚的前、后位置。
作为优选,前端部的上端为圆弧结构,贯通槽至后端部的上端呈斜向上翘状,圆弧结构和斜向上翘状符合人体下肢的承托和康复需求,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肢骨牵引专用抬高垫的有益效果是:1. 能避免或减少骨牵引针抵住床垫和移位;2. 提高患者舒适感;3. 避免或减少压疮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在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所述长方体抬高垫1前端部3的两侧均设有上下贯穿的缺口,所述抬高垫1的后端部4设有横向贯通槽6,前端部3的两侧缺口内均适配有活动垫5,活动垫5的一端设有雌搭扣7、与之对应的缺口底部设有雄搭扣8(见附图2),贯通槽6的截面为U形,数量为1条,前端部3的上端为圆弧结构,贯通槽6至后端部4的上端呈斜向上翘状。
实施例2
在附图2所示的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所述长方体抬高垫1前端部3的两侧均设有上下贯穿的缺口,所述抬高垫1的后端部4设有横向贯通槽6,贯通槽6的截面为U形、数量为3条,前端部3的上端为圆弧结构,贯通槽6至后端部4的上端呈斜向上翘状。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下肢跟骨牵引时, 将活动垫5放入适配的缺口内,使雌搭扣7和雄搭扣8扣合,再将患者的下肢2放在抬高垫1上,使脚底朝后端部4,并使骨牵引针9的两端对准贯通槽6,将牵引绳索系在牵引环10上并向后牵引,当患者侧卧时让骨牵引针9的一端进入贯通槽6内;当下肢股骨髁上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将活动垫5从缺口内取出,再将患者的下肢2放在抬高垫1上,使脚底朝后端部4,并使足后跟进入贯通槽6内,并使骨牵引针9的两端对准缺口,将牵引绳索系在牵引环10上并向后牵引,当患者侧卧时让骨牵引针9的一端进入缺口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小萍,未经周小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1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