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耙式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2148.0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1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伟;鲁维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干燥装置,属于环保设备制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污泥有机物含量高、易腐烂,有强烈的臭味,并且含有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和铜、锌、铬、汞等重金属以及盐类、多氯联苯、二噁英、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不加以妥善处理,任意排放,将会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污泥的处置方法主要是填埋和堆肥。填埋处置方式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堆肥根据杀菌及熟化的方法,其肥效及安全性有所不同,这种处置方式可达到资源化的目的,但处理过程较长,且占用大量土地,处置费用亦较高,而对于含有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的污泥,则不宜采用这种方式处置。
干燥可使污泥极大地减量化、无害化。由于污泥的特殊性质,许多常见的干燥机并不适用于污泥干燥。传统的耙式干燥机采用断续进出料的工作方式而导致生产率较低、多采用间接加热的干燥方式而导致热效率较低。为此,本实用新型研究了一种新颖的污泥耙式干燥方法和装置,很好地解决了污泥干燥过程中的特殊性,尤其是使得污泥干燥能够连续稳定高效的运行。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污泥干燥的装置,该方法使得操作安全连续、劳动强度低、能耗低、耗散低。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耙式干燥装置,其结果为:在干燥机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左轴承座、右轴承座,转轴位于干燥机壳体中,其两端分别设置于左轴承座、右轴承座中;转轴位于右轴承座一端的部分接减速机的输出端,减速机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接电机;在干燥机壳体一端的周壁上设有干燥介质入口、污泥入口,在干燥机壳体一端的周壁上设有干燥介质出口,在干燥介质出口下部设 有内置气固分离器,在转轴的壁上设有耙齿。
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耙式干燥装置的污泥干燥方法为:热介质(通常为热烟气或热空气)从干燥介质入口切向进入污泥耙式干燥装置,湿污泥从污泥耙式干燥装置一端的污泥入口加入,在干燥装置内与热介质直接接触实现干燥过程,耙式装置既对块状污泥进行破碎,又将污泥由入口向出口推进,干污泥在干燥介质及耙齿的作用下运动到耙式干燥装置的另一端的干燥介质出口,经内置气固分离器的作用而与干燥介质分离并排出干燥装置。
湿污泥从耙式干燥机的一端连续进入,热介质与污泥直接接触,经过干燥后从干燥机的另一端连续排出,是一种直接、连续干燥的方法。
热介质切向进入污泥耙式干燥机,干燥机的热介质入口设计成蜗壳形式,使气流在干燥机内呈现一定程度的旋流运动,强化了干燥机内的热、质传递过程。
耙式装置的双重作用,既能破碎污泥,又能推动污泥由入口向出口移动,减小了气流的阻力。
干燥机的出口端设置了内置气固分离器,使得干污泥与干燥介质分离,直接从干燥机的出口端排出,简化了系统的设置。
有益效果:与传统的耙式干燥机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传统的耙式干燥机不能连续进出料而导致生产率较低,本方法的优点首先在于湿污泥从耙式干燥机的一端连续进入,经过干燥后从干燥机的另一端连续排出,是一种连续干燥的方法,显著提高了生产能力。
2、传统的耙式干燥机多采用间接加热的干燥方式而导致热效率较低,本方法的优点在于干燥介质与污泥直接接触,是一种强制对流传热传质过程,污泥能够很快从干燥介质中获得热量而升温,缩短了污泥中水分的蒸发时间,从而提高了污泥耙式干燥机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了热效率和生产能力。
3、干燥热介质切向进入污泥耙式干燥机,使得干燥介质在干燥机内螺旋前进,延长了干燥介质在干燥机内的停留时间,在同样干燥条件下,干燥机出口的干燥介质温度有所降低,提高了干燥介质的热利用率。
4、耙式装置的双重作用,既能破碎污泥,避免了污泥在干燥机内粘结成团,强化了污泥与干燥介质的热、质传递过程,又能推动污泥由入口向出口移动,降低了干燥介质通过污泥干燥机的阻力。
5、干燥机的出口端设置了内置气固分离器,使得干污泥直接从干燥机的出口端排出。耙式装置和内置气固分离器的作用,简化了系统的设置,大大降低了干燥介质输送装置的装机容量,从而降低了单位污泥的干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污泥耙式干燥装置示意图,图2是图1中位于干燥介质入口6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有:
左轴承座1、右轴承座8、干燥介质出口2、干燥机壳体3、轴4、耙齿5、干燥介质入口6、污泥入口7、减速机9、内置分离器10、联轴器11、电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2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锡液冷却器
- 下一篇:滚筒式高效污泥无害化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