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液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2149.5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8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菊兰;刘斌;刘正东;刘怀志;徐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恩达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29/44;F04D2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地址: | 215623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液下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液下泵。
背景技术
所谓的液下泵也就是泵的下部浸没在介质中,在现有的多级液下泵结构中,底座既是进水座也是出水座,通常在出水座接一个管路至液面上部,这样的结构外形较大,另外也有采用累积导流壳的方法而达到相应的液下高度,这样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泵的成本也急剧上升,且累积误差也相应增加,从而严重影响泵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液下泵。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级液下泵,它包括设置在电机座上的电机、上端与电机相连接的泵轴、设置于泵轴下部并与泵轴同步转动的叶轮、设置在相邻两个叶轮之间并形成腔室的导流壳、与位于最下方的导流壳相连接的底座、具有内腔的出液段,位于最上方的导流壳与出液段之间连接有使腔室和内腔相连通的连管。多级液下泵在工作时,电机、电机座和出液段位于液体的液面之上,其余沉浸在液体中,也可保证下部的首只叶轮沉浸在液体中即可。所述的上下方向按照多级液下泵在正常工作时的状态习惯定义。
优选地,连管包括若干相连接的管体,相邻的两个管体之间连接有轴承体,轴承体内固定套接有一轴承外圈,泵轴上固定套接有一内圈,该内圈可转动地套接在轴承外圈内。轴承外圈的材料采用硬质合金。
更优地,轴承体上具有多个使相邻两个管体相连通的通孔。
更优地,相邻两个管体与轴承体之间分别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连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连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上连接板与出液段通过止口相连接,下连接板与位于最上方的导流壳之间通过止口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相邻的导流壳之间通过止口相连接并形成腔室。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级液下泵,具有以下优点:
工作时介质通过底座进入腔室后逐级向上通过连管进入出液段,这种连管结构使泵结构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泵的成本,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当液下高度较小时,连管为一体,当液下高度较大时,连管设置为多个相连接的管体,相邻的两个管体之间设置有轴承体,轴承外圈固定在轴承体内,内圈固定在泵轴上与其配合,可减少径向跳动,提高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级液下泵的全剖构造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电机座;2、泵轴;3、出液段;31、内腔;4、上连接板;5、连管;51、管体;52、轴承体;53、轴承外圈;54、内圈;6、下连接板;7、导流壳;71、腔室;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从附图1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级液下泵,它包括设置在电机座1上的电机、上端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泵轴2、设置于泵轴2下部并与泵轴2同步转动的叶轮、设置在相邻两个叶轮之间并形成腔室71的导流壳7、与位于最下方的导流壳7相连接的底座8、具有内腔31的出液段3,位于最上方的导流壳7与出液段3之间连接有使腔室71和内腔31相连通的连管5。相邻的导流壳7之间通过止口相连接并形成腔室71。
多级液下泵在工作时,电机、电机座1和出液段3位于液体的液面之上,其余可全部沉浸在液体中,也可以保证最下部的首只叶轮沉浸在液体中即可。
连管5包括若干相连接的管体51,相邻的两个管体51之间连接有轴承体52,相邻两个管体51与轴承体52之间分别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轴承体52内压入硬质合金轴承外圈53,外圈与固定在泵轴2上的内圈54配合。轴承体52上具有多个使相邻两个管体51相连通的通孔。
连管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4,连管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6,上连接板4与出液段3通过止口相连接,下连接板6与位于最上方的导流壳7之间通过止口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恩达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恩达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2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