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多用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2361.1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2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德全 |
主分类号: | B25B13/08 | 分类号: | B25B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4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多用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钳工及装配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多用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通常采用碳素结构钢或合金结构钢制造,是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两端制有夹柄部, 使用时沿螺纹旋转方向在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
在建筑建造过程中,扳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建筑建造技术水平的提升,紧固件的利用也越来越多,用扳手拧转螺栓或者螺母;用榔头敲击钉子,有时也会出现钉子钉错的情况,需要用专门的工具来取出。这些工序都是通过不同的工具来完成的,工作人员在进入作业前就得准备佩带较多的工具,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载,使用过程中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由于人为因素可能会出现工具不齐全;工作过程中工具的分散而不能及时找到,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使用方便快捷的建筑多用扳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多用扳手,包括扳头和手柄,所述扳头的锲口由内向外呈内宽外窄的锥形,扳头的两侧面设有敲击平面;所述手柄的末端开有梅花孔,在手柄上沿着梅花孔向扳头方向设有锥形开口。扳头锲口的设置扩展了扳手的拧转螺栓或者螺母的大小范围,使用时,扳头锲口最宽处穿过螺栓或者螺母,然后向外移动使扳头的锲口与螺栓或者螺母的直径大小向契合;敲击平面的设置方便了在使用过程中的敲击需求(如在模板上钉钉子、矫正某构件的微小位置),不需要其他工具就能完成,减少了工作人员工具的佩带数量和重量,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少的方便;手柄末端梅花孔扳头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在工作空间狭小,不能使用普通扳手的场合使用;梅花孔向扳头方向的锥孔,方便于拆卸钉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扳手,特别是在建筑工地工作的人员,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锥形开口横截面中央设有“Y”型开口,由于钉帽呈锥形,因此在使用时钉帽的锥形与“Y”型开口相吻合,增加了在拆卸钉子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梅花孔所在平面与手柄所在平面的夹角是5°~15°。梅花孔扳手主要用在工作空间狭小的地方,夹角的设置避免了在工作时握手柄的手与工作平面产生接触从而造成的损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手柄的横截面呈“工”型结构,“工”型结构在不影响工作作用力的情况下减少了整个扳手的重量,方便了携带;也为工作人员减轻了工作负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建筑多用扳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建筑多用扳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建筑多用扳手手柄末端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建筑多用扳手手柄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多用扳手,包括扳头1和手柄2,所述扳头1的锲口6由内向外呈内宽外窄的锥形,扳头1的两侧面设有敲击平面5;所述手柄2的末端开有梅花孔3,在手柄2上沿着梅花孔3向扳头1方向设有锥形开口4。扳头锲口6的设置扩展了扳手1的拧转螺栓或者螺母的大小范围,使用时,扳头锲口6最宽处穿过螺栓或者螺母,然后向外移动使扳头的锲口6与螺栓或者螺母的直径大小向契合;敲击平面5的设置方便了在使用过程中的敲击需求(如在模板上钉钉子、矫正某构件的微小位置),不需要其他工具就能完成,减少了工作人员工具的佩带数量和重量,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少的方便;手柄末端梅花孔3扳头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在工作空间狭小,不能使用普通扳手的场合使用;梅花孔3向扳头1方向设有锥形开口4,方便于拆卸钉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扳手,特别是在建筑工地工作的人员,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方便。
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多用扳手,包括扳头1和手柄2,所述扳头1的锲口6由内向外呈锥形,扳头1的两侧面设有敲击平面5;所述手柄2的末端开有梅花孔3,梅花孔3向扳头1方向设有锥形开口4;如图3所示,所述锥形开口4横截面中央设有“Y”型开口8,由于钉帽呈锥形,因此在使用时钉帽的锥形与“Y”型开口8相吻合,增加了在拆卸钉子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德全,未经杨德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23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架空线路瓷瓶专用扳手
- 下一篇:夹具的快拆夹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