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筒式封孔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3127.0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6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许向彬;胡澜;童宗豪;李宝鹏;李明秋;李辉;刘欢;刘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B65D81/32;E2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式封孔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瓦斯抽放孔封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封孔袋。
背景技术
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双组份聚氨酯封堵瓦斯抽放孔的方法是:把双组份聚氨酯的两种组份即异氰酸酯和组合聚醚按比例倒撒在纺织或编织物料上,稍加搅拌,捆绑在抽放管上送进瓦斯抽放孔;或先将上述织物捆绑在抽放管上,再将聚氨酯的两种组份浇抹在织物上送进抽放孔内。尽管此种方法较之使用水泥和水泥混合物等封堵前进了一步,但是,此种封堵方法存在着配比不准确、混合不充分、物料浪费以及封堵效果较差等缺陷。
专利号为200620118135.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手动式现场聚氨酯发泡袋,专利号为201010220304.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聚氨酯发泡袋封堵瓦斯抽放孔的方法,专利号为201020608399.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袋式封孔装置;上述专利的共同点是均使用封孔袋封堵瓦斯抽放孔,其封孔袋由袋体和袋体中部的分隔装置组成,分隔装置将袋体分隔为相互隔离的两部分且两部分中一一对应充装发泡材料的两种组份,使用时先将封孔袋固定在抽放管上,然后将分隔装置打开(挤压冲开隔离中封或取下密封棒),使封孔袋中发泡材料的两种组份汇流到一起,随后用手搓揉封孔袋10-20秒使两种组份相互混合,随即将封孔袋和抽放管一同送入抽放钻孔中,之后发泡材料开始发泡,并最终撑破封孔袋,实现封孔操作。
但是现有封孔袋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封孔袋需要缠绑在抽放管上,使用非常不方便;
2.由于现有的封孔袋不能完全缠绕抽放管四周,如果封孔袋在瓦斯钻孔内未能被顺利撑破,则现有的封孔袋结构无法有效的完成封孔段密封,将造成大量漏风;
3.当瓦斯钻孔内涌水量大,需要封孔袋在发泡材料发泡的整个过程中不被撑破时,现有的封孔袋结构无法有效的完成封孔段密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筒式封孔袋,能确保封孔袋撑破出现障碍时也能达到封孔要求, 并且使用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圆筒式封孔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为由内层和外层组成的夹层袋体,并且袋体呈圆筒形,所述袋体中部设有可开闭的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将袋体分隔为相互隔离的两部分,并且两部分袋体的夹层中一一对应充装发泡材料的两种组份。
进一步,沿所述袋体母线设有至少一条由袋体的内层和外层热压粘接形成的热压缝;
进一步,所述分隔装置为夹持于袋体外表面的密封夹;
进一步,所述分隔装置为袋体中部的自身热压隔离带;
进一步,所述发泡材料为聚氨酯发泡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圆筒式封孔袋进行封孔操作时,先将分隔装置打开,然后迅速将抽放管穿过圆筒式封孔袋,随后用手搓揉袋体10-20秒,两部分袋体的夹层中发泡材料的两种组份汇流到一起并相互混合,随即将圆筒式封孔袋和抽放管一同送入抽放钻孔中,之后发泡材料开始发泡,完成封孔段密封。本实用新型的圆筒式封孔袋无需缠绑固定,使用非常方便,并且圆筒形的袋体完全缠绕抽放管四周,能确保封孔袋撑破出现障碍时也能达到封孔要求;另外,当瓦斯钻孔内涌水量大,需要封孔袋在发泡材料发泡的整个过程中不被撑破时,本实用新型可作为完全不被撑破的封孔袋使用,也能完成封孔段密封。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圆筒式封孔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为由内层和外层组成的夹层袋体,并且袋体1呈圆筒形,所述袋体1中部设有可开闭的分隔装置2,所述分隔装置2将袋体1分隔为相互隔离的两部分,并且两部分袋体1的夹层中一一对应充装发泡材料的两种组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装置2为夹持于袋体1外表面的密封夹;当然,分隔装置也可以为其它可开闭的结构形式,比如:分隔装置为袋体中部的自身热压隔离带,使用时通过挤压袋体冲开自身热压隔离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3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镜架
- 下一篇:环保高容一卡通智能车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