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横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3154.8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4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勇;曾刚;陈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横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横梁结构。
背景技术
车身中的横梁扮演着承载车身重量的角色,兼具安装功能。以市场上现有的两种类型的横梁为例,一类前上横梁焊接总成是主断面为U型的长条结构,在主体正面侧壁的中间形成一缺口,在缺口部位焊接前机罩锁加强件。它有着明显的缺陷,它仅靠横梁主体的U型底面带有梯形阶梯面翻边来维持自身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自身的强度并不完全有效。另外还有一种汽车前防撞横梁总成是滚压成型的单体片,其注重了维修便利性,参见图1,在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该横梁均存在弯曲结构,及1-1和1-2处,在该处强度较弱,容易产生扭转,因此其未能保障自身的强度,所以强度问题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设计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横梁结构,目的在于增强横梁弯曲处刚度,改变前上构件模态频率,从而满足安装功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横梁结构的断面为U形,中段也有梯形弯曲,其改进是:在所述横梁的梯形弯曲的左右两弯曲部位各设置有一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形状与对应两弯曲部位的形状一致,通过翻边焊接在这两边的U形槽内。
本实用新型在原设计的基础上,重点考虑了横梁自身强度的问题,增加了两个加强块,但并不改变原有横梁的布置方式,与原设计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仅仅改变了横梁加强结构的布置方式,未增加质量负担;
(2)使横梁的刚度得到较大提升;
(3)很大程度改善了横梁安装功能,提升了整车性能。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构适合所有弯曲U型横梁的布置,也适合微型客车在大平面弯曲的布置,可以在不改变横梁材料及料厚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增加加强块而达到提高横型梁刚度及模态的目的,从而达到提升整车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汽车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所增加的加强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横梁本体,1-1和1-2为弯曲部位,2为加强块,2-1为加强块本体,2-2为焊接翻边,2-3为定位孔,2-4为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原先方案的基础之上,在弯曲处分别增加一个加强块。如图2所示,该加强块2布置在横梁的梯形弯曲的左右两弯曲部位1-1和1-2,并位于横梁本体1的U形槽内。
参见图3和图4,加强块2的形状与对应弯曲部位1-1和1-2的形状一致,加强块通过焊接翻边2-2与横梁本体形成焊接总成。由于横梁的该弯曲部位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均有弯曲,因此加强块在设计时也具有相应弯曲结构,图3所示为该加强块上下方向的弯曲结构,图4所示为该加强块前后方向的弯曲结构,这两种弯曲结构很好的配合了横梁本体的结构,最终形成一种新型的汽车横梁结构。同时,加强块2上还合理布置了减重孔2-4,既保证了弯曲处强度,又不增加车身重量负担。焊接工艺性也简单易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3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排座椅横梁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能量回收系统的蹦蹦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