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卷转移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3415.6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8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鹏;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东南万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B65D85/6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膜卷转移架。
背景技术
薄膜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后,通过膜卷钢芯把成品收卷保存,在成品到达仓库之前,必须要把卷有成品薄膜的膜卷钢芯运送到有吊运工具的地方,由于膜卷钢芯重量较重且为圆柱型,采用人工搬运费时费力,放在小型运输车也容易滚动,容易砸伤搬运人员,给搬运工作带来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容易滚动,砸伤搬运工人能轻松方便的对膜卷钢芯进行搬运的膜卷转移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膜卷转移架,包括底部框架、左框架和右框架,所述的左框架和右框架分别连接于底部框架的两侧,所述的左框架和右框架之间的距离大于膜卷的直径。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膜卷转移架有以下优点:当需要把带有薄膜成品的膜卷钢芯转移至有吊运工具处或仓库时,只需要把膜卷转移架放置在小型运输车上,把膜卷钢芯放置在左框架和右框架之间,放置的膜卷钢芯就能固定在左框架和右框架之间,不会产生过大的滚动,不容易砸伤到搬运工人,能够达到轻松方便搬运膜卷钢芯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框架和右框架之间设有支撑板和半圆弧支撑板,所述半圆弧支撑板置于支撑板的上端面上,支撑板起到加强左框架和右框架之间的强度,半圆弧支撑板根据圆柱形钢芯的外形设计,能更好的对钢芯进行固定。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支撑板和底部框架之间设有纵向加强板,能更好地对支撑板起到加强的作用。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横向加强板,此结构能均匀地对左框架和右框架进行支撑固定,也能很好地保证了整个转移架的牢固性。
作为更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半圆弧支撑架包括第一半圆弧支撑板和第二半圆弧支撑板,设置两个半圆弧支撑板,保证了左框架和右框架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膜卷转移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框架,2、第一半圆弧支撑板,3、横向加强板,4、右框架,5、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第二半圆弧支撑板,8、纵向加强板,9、底部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膜卷转移架,包括底部框架9、左框架1和右框架4,所有的框架均有四个钢板首尾相连焊接成“口”字形而成,左框架1的下端和右框架4的下端分别焊接于底部框架9的两侧,左框架1和右框架4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左框架1和右框架4之间还设有第一半圆弧支撑板2和第二半圆弧支撑板7,左框架1和右框架4之间的距离大于膜卷的直径10~50mm,即可以很好地将钢芯膜卷放入,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限位作用。
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的两端分别和左框架1和右框架4焊接,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的上端面分别抵住第一半圆弧支撑板2和第二半圆弧支撑板7弧形最低处的下端面,第一半圆弧支撑板2和第二半圆弧支撑板7,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将左框架1和右框架4之间的空间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空间可容纳至少半个直径的钢芯。
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之间设有横向加强板3,横向加强板3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焊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和底部框架9之间均设有纵向加强板8,纵向加强板8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东南万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东南万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3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