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D/VOD炉用挡渣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3474.3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4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赵琦;周翔;杜旋;梁贤淑;康荣旭;崔正阳;来庆红;胡翠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C21C7/068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d vod 炉用挡渣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D/VOD炉用挡渣盘。
背景技术
VD/VOD炉被广泛的应用于冶金行业和重机行业,用于钢水的真空处理和低碳不锈钢的冶炼,其主要分为罐式结构和桶式结构,其中罐式结构的VD/VOD炉都设有水冷式挡渣盘,,该水冷式挡渣盘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直径60mm×4mm的钢管焊接成的管路1组成,且在管路1上设置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使用时从进水管2向管路1内通入冷却水用以循环降温,以减少钢水的辐射热对罐盖上的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危害,但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该水冷挡渣盘存在几方面的问题:1)该结构的水冷挡渣盘的维护、检查困难;2)提供冷却水的循环水设备,结构复杂,拖链管线较多;3)对循环水水质要求严格,造成使用成本较高;4)钢管受高温钢水的侵蚀,壁厚逐渐减薄,需定期更换水冷挡渣盘,影响正常生产;5)冷却水的循环系统存在死角,死角处极易形成漏点,使用中一旦有漏水,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是巨大的;
由于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业内频繁出现与此相关的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因此,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挡渣盘来替代传统的水冷挡渣盘的使用是一个亟待解决得问题,在保证设备原有使用功能前提下,新型挡渣盘能够保证生产的安全可靠,同时便于生产和维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VD/VOD炉用挡渣盘,能够有效的保证生产的安全可靠,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VD/VOD炉用挡渣盘,由托圈、芯体骨架和芯体组成,托圈由底板和环形侧板组成,底板呈圆形结构,且底板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环形侧板与底板的外圈相连接,底板的上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与侧板的内侧面相连接的加强筋板,芯体骨架焊接在所述的加强筋板上,且芯体骨架位于底板的上方,芯体骨架是由垂直交错设置的架条焊接成的圆形网状结构,芯体骨架上设有氧枪孔、加料孔和观察孔,所述的芯体是由铬刚玉质打结料在托圈内打结形成,且芯体骨架位于芯体内部。
所述的VD/VOD炉用挡渣盘,其芯体骨架的架条为直径10mm~16mm的圆钢。
所述的VD/VOD炉用挡渣盘,其托圈的环形底板厚度为20mm~24mm。
所述的VD/VOD炉用挡渣盘,其托圈的侧板厚度为16mm~20 mm。
所述的VD/VOD炉用挡渣盘,其托圈的侧板高度和芯体的厚度相同,均为200mm~240 mm。
所述的VD/VOD炉用挡渣盘,其托圈侧板的外侧面上均布设置有3个吊耳。
所述的VD/VOD炉用挡渣盘,其加强筋板的个数为20~24个。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越性:
1)、该挡渣盘使用安全,避免使用水冷挡渣盘易发生的爆炸事故;2)、该挡渣盘结构简单,便于现场及时更换;
3)、该挡渣盘取消了水冷装置,相应的管线也全部取消,罐体的密封性能提高,冶金效果显著改善;
4)、该挡渣盘制作简单,无需制作工期长的铸锻件,用钢板焊接后消除应力即可使用,使用时一工一备,可满足正常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水冷式挡渣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托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芯体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托圈与芯体骨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路;2-进水管;3-出水管;4-托圈;5-加强筋板;6-吊耳;7-芯体骨架;8-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图2-图6,一种VD/VOD炉用挡渣盘,由托圈4、芯体骨架7和芯体8组成,托圈4由20mm~24mm厚的底板和与环形侧板组成,环形侧板与底板的外圈相连接,所述的侧板厚度为16mm~20 mm;底板的上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20~24个与侧板的内侧面相连接的加强筋板5,芯体骨架7焊接在所述的加强筋板5上,芯体骨架7是由直径10mm~16mm的圆钢垂直交错焊接成的圆形网状结构,芯体骨架7上设有氧枪孔、加料孔和观察孔,所述的芯体8是由铬刚玉质打结料在托圈4内打结形成,并使芯体骨架7完全置于打结形成的芯体内,且芯体8的厚度与托圈4侧板的高度一致,均为200mm~240 mm。所述的托圈4侧板的外侧面上均布有3个吊耳6,便于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34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镀膜机腔体结构
- 下一篇:绢麻碗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