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环保节能型太阳能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3520.X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0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瑞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利(中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30 | 分类号: | F24J2/30;F24J2/34;F24J2/48;F24J2/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6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环保 节能型 太阳能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利用系统,尤其是指一种建筑用环保节能型太阳能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各种能源的开发使用,随着传统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不断开发利用,其稀缺性使得其成本越来越高,同时这种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不利影响。因此人们越来越发觉到太阳能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当前太阳开发利用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光电转化利用,而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太阳能光热转换方式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现有的建筑设计上虽然具有一些太阳能光电转化利用的设施,但是缺乏太阳能光热转换的利用系统,即使有,由于其装置的光热转换效率不高及系统设计不够优化,使得其实际利用和推广难以有效展开。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热转换效率更佳的建筑用环保节能型太阳能利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环保节能型太阳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依次连接设置有外墙集热装置、传热介质导流管、热交换器及循环泵,所述热交换器置于一热存储设备中,该热存储设备则与热能利用设施相连接;所述外墙集热装置至外而内包括钒钛黑瓷陶瓷太阳能集热板、改性聚氨酯硬泡防水保温层及复合保温砌砖。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首先通过钒钛黑瓷陶瓷太阳能集热板实现对太阳能的高效光热转化,然后通过传热介质导流管、热交换器及热存储设备等系列装置与热能利用设施相连接,从而实现热能的高效利用,同时通过设置改性聚氨酯硬泡防水保温材料及复合保温砌砖等高效保温措施可进一步提高热利用效率,因此本系统具有优良的光热转换效率及热利用效率。其中所述钒钛黑瓷陶瓷太阳集热板是采用普通陶瓷原料连续挤出成型中空陶瓷板状素坯,表面喷涂钒钛黑瓷泥浆,经干燥、烧成为表面是钒钛黑瓷吸光集热层,相较于传统集热板具有更高光热转换效率;同时上述钒钛黑瓷是以提钒尾渣为主要原料的,因此该方案可实现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功效,具有优异的环保效果。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屋面及外墙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墙集热装置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一种建筑用环保节能型太阳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依次连接设置有外墙集热装置1、传热介质导流管2、热交换器3及循环泵4,所述热交换器3置于一热存储设备5中,该热存储设备5则与热能利用设施6相连接;所述外墙集热装置1至外而内包括钒钛黑瓷陶瓷太阳能集热板11、改性聚氨酯硬泡防水保温层12及复合保温砌砖13。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首先通过钒钛黑瓷陶瓷太阳能集热板11实现对太阳能的高效光热转化,然后通过传热介质导流管2、热交换器3及热存储设备5等系列装置与热能利用设施6相连接,从而实现热能的高效利用,同时通过设置改性聚氨酯硬泡防水保温层12及复合保温砌砖13等高效保温措施可进一步提高热利用效率,因此本系统具有优良的光热转换效率及热利用效率。其中所述钒钛黑瓷陶瓷太阳能集热板11是采用普通陶瓷原料连续挤出成型中空陶瓷板状素坯,表面喷涂钒钛黑瓷泥浆,经干燥、烧成为表面是钒钛黑瓷吸光集热层,相较于传统集热板具有更高光热转换效率;同时上述钒钛黑瓷是以提钒尾渣为主要原料的,因此该方案可实现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功效,具有优异的环保效果。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屋面及外墙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利(中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万利(中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35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暖袋的发热装置
- 下一篇:井工开采多功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