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灶的U形负压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3777.5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1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邵贤庆;茹永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帅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形负压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集成灶的U形负压箱结构。
背景技术
负压定义为风流的绝对压力(压强)小于井外或风筒外的同标的大气压(压强),其相对(压强)为负值,称负压。在集成灶的吸排烟管道上设置负压箱结构,可使管道内风流的绝对压力小于管道外即集成灶进风口处的同标大气压,促使管道外的油烟吸入管道内,吸排油烟效果提升,这也是集成灶与油烟机的不同之处,油烟机没有封闭的负压箱,目前的负压箱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达到较好的吸排烟效果,并且负压箱内的风轮清洗后易故障,故一般不清洗风轮,所以沉积在风轮上的油脂难以去除,时间一长,影响风轮的正常运行甚至发生停机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集成灶的U形负压箱结构,设计合理,吸排烟效果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集成灶的U形负压箱结构,包括集风箱和蜗壳组件,所述的蜗壳组件由蜗壳、电机和风轮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集风箱内设有向上开口的U形负压腔,所述负压腔的上开口为进风口,所述集风箱的一侧设有连通负压腔的蜗壳,所述的蜗壳内装有被电机驱动的风轮且蜗壳的下部开有出风口。蜗壳组件是一种由电机带动风轮旋转,快速吸入空气,排出空气的输送系统,为使吸入的空气不互相碰撞和回弹,负压腔设计成U形,使大部分风流经过回旋沉积油脂后再顺势进入蜗壳,减少风轮上油脂的沉积,定期对集风箱进行清洗即可,同时充分发挥负压箱的负压功能,吸排油烟效果好。
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含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或这些特征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集风箱为倒梯形,另一侧的中间处开有尺寸大于风轮的安装孔,工作时,所述的安装孔通过一盖板密封,由于在蜗壳背对集风箱一侧安装风轮等经常造成漏风,降低负压箱的负压效果,故从集成箱的安装孔处装配和维修风轮等,提高负压箱(除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密封性。
所述集风箱的底部开有漏油孔,通过油管等导出沉积的油脂。
所述的进风口面积与出风口面积一致,平衡流量,避免进风口或出风口处单侧单位时间内流量低而降低整体流量,充分发挥负压箱的负压功能,吸排油烟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集成灶的U形负压箱结构,通过设置U形的负压腔,使吸入的空气不互相碰撞和回弹,风流经过回旋沉积油脂后再顺势进入蜗壳,减少风轮上油脂的沉积,避免风轮的清洗;且平衡单位时间内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流量与出风口流量,避免进风口或出风口处单侧单位时间内可通过流量低而降低整体通过流量;充分发挥负压箱的负压功能,吸排油烟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蜗壳、3-进风口、4-出风口、5-安装孔、6-漏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集成灶的U形负压箱结构,包括集风箱1和蜗壳组件,所述的蜗壳组件由蜗壳2、电机和风轮组成,所述的集风箱1内设有向上开口的U形负压腔,所述负压腔的上开口为进风口3,所述集风箱1的一侧设有连通负压腔的蜗壳2,所述的蜗壳2内装有被电机驱动的风轮且蜗壳2的下部开有出风口4,所述的集风箱1为倒梯形,另一侧的中间处开有尺寸大于风轮的安装孔5,工作时,所述的安装孔5通过一盖板密封。所述集风箱1的底部开有漏油孔6。为平衡进风口3和出风口4的流量,所述的进风口3面积与出风口4面积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帅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帅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37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