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导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3875.9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6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茅君泽;汤小生;马芳武;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36 | 分类号: | G01C21/3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蔡正保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挡风玻璃 导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导航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生活品质,对汽车的科技需求也进一步增强。传统的导航仪分为外置和内置,外置导航仪一般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但是导航仪的显示器做的太大挂置在前挡风玻璃上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太小又不容易看到显示器内的信息;而内置显示器虽然解决了影响驾驶员视线的问题,但是由于其设置的位置在车辆中控台上,驾驶员关注信息时则需要低头看中控台上的显示器,假如车辆在高速下行驶即使低头看显示器只需要0.5秒车辆也将近行驶了10多米,遇到突发情况则减少了驾驶员的反映时间,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如何设计出即安全可靠又方便快捷的导航仪成为了人们目前所最求的目标。
HUD是平视显示器的简称,目前普遍运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飞行辅助器,该技术实现了飞行员不需要低头就能够看到他所需要的重要的信息资讯,降低了飞行员需要剃头查看仪表的频率,避免注意力中断以及丧失对状态意识的掌控。
HUD技术虽然能够实现将信息投射到前挡玻璃上,解决了驾驶员低头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但是由于目前的技术限制以及成本的限制,HUD技术暂时无法移植到汽车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导航装置,该导航装置能够将导航信息显示到前挡风玻璃上,解决了驾驶员低头查看信息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导航装置,包括用于车辆定位和车辆导航的导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前挡风玻璃覆盖着一层透明的膜,所述的导航仪连接着用于将导航仪信息投射到车辆前挡风玻璃的膜上的投影装置。
当车辆需要导航时,打开导航仪将信息输入,导航仪开始工作对车辆进行定位并输出信号给投影装置将导航方向投影到车辆前挡风玻璃的膜上。
在汽车前风挡玻璃导航装置中,所述的投影装置包括信息处理器和投影仪,所述的信息处理器与导航仪连接,所述的信息处理器用于接收导航仪输送的导航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输送给投影仪,控制投影仪投影出相应的导航信息。导航仪将导航信号输送给信息处理器,信号在信息处理器中进行分析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投影仪投射出光线,光线在前挡风玻璃的膜上形成方向箭头进行导航。
在汽车前风挡玻璃导航装置中,所述的投影仪通过支架固定在车辆驾驶座的内车顶上。方便投影仪投射,不易影响驾驶员视线。
在汽车前风挡玻璃导航装置中,所述的导航仪为车载内置导航仪。内置导航仪美观不影响驾驶员驾驶视线。
在汽车前风挡玻璃导航装置中,所述的导航仪还连接车内的扬声器。连接扬声器进行语音提示。
在汽车前风挡玻璃导航装置中,所述的导航仪与扬声器之间通过总线连接。总线连接方便走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前挡风玻璃导航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直接将导航信息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不影响驾驶视线,更加安全可靠。
2、进行语音和图像双重提示,提示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膜;2、导航仪;3、信息处理器;4、投影仪;5、扬声器;6、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导航装置,包括用于车辆定位和车辆导航的导航仪2,所述的车辆前挡风玻璃覆盖着一层透明的膜1,该膜1为一种磷化合物涂层,导航仪2连接着用于将导航仪2信息投射到车辆前挡风玻璃的膜1上的投影装置,所述的投影装置包括信息处理器3和投影仪4,信息处理器3与导航仪2连接,所述的信息处理器3用于接收导航仪2输送的导航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输送给投影仪4,控制投影仪4投影出相应的导航信息,投影仪4通过支架固定在车辆驾驶座的内车顶上,导航仪2为车载内置导航仪2,导航仪2还连接车内的扬声器5,导航仪2与扬声器5之间通过总线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38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状铌酸锶钠微晶粉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动摩托车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