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模块以及作业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4075.9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9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和也;中条晃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以及 作业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对多个蓄电单元进行冷却的构造的蓄电模块以及具备该蓄电模块的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使用了能够充电的二次电池、电容器等蓄电单元的混合型汽车、混合型作业机械的开发正在推进。为了确保所希望的动作电压,多个蓄电单元被串联使用。
伴随着蓄电单元的充放电,单元内产生热。例如,在将多个层压类型的平板蓄电单元串联,并作为模块使用的情况下,单元在厚度方向上层叠,在各单元之间配置导热板。在单元中产生的热,经由导热板向冷却板排出,冷却效率较差。在如此构成的蓄电模块中,导热板内的热流通量变高,结果蓄电单元的内部温度上升,促进蓄电单元的恶化。
当蓄电单元中所蓄积的电能密度变高时,要求使在蓄电单元内产生的热更高效地向外部传递的冷却机构。
提出有将在多个蓄电单元中产生的热向外部释放的各种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多个蓄电单元之间将热输送装置以面接触的方式配置的层叠型电池装置的发明。在热输送装置的内部,形成有细管热管,吸收蓄电单元的热而向外部释放。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1124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模块,例如能够对搭载于作业机械的多个蓄电单元高效地进行冷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观点,提供一种蓄电模块,具有:第一、第二构件,形成有通过冷却介质的流路;以及平板状的多个蓄电单元,配置在上述第一、第二构件之间,上述平板状的多个蓄电单元以与上述第一、第二构件接近的蓄电单元的平板面和上述第一、第二构件接触的方式被配置在上述第一、第二构件之间。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观点,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具备:下部行走体;上部回转体,能够回转地安装在上述下部行走体上;以及蓄电模块,搭载于上述上部回转体,上述蓄电模块具有:第一、第二构件,形成有通过冷却介质的流路;以及平板状的多个蓄电单元,配置在上述第一、第二构件之间,上述平板状的多个蓄电单元以与上述第一、第二构件接近的蓄电单元的平板面和上述第一、第二构件接触的方式被配置在上述第一、第二构件之间。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蓄电模块,例如能够对搭载于作业机械的多个蓄电单元高效地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A是第一实施例的蓄电模块的水平截面图。
图1B是图1A的沿着1B-1B线的截面图。
图2A、图2B是分别表示第一实施例的蓄电模块的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3是第二实施例的蓄电模块的水平截面图。
图4是作为实施例的作业机械的混合型挖土机的概略俯视图。
图5是实施例的作业机械的侧视图。
图6A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蓄电模块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6B以及图6C分别是图6A的点划线6B-6B、6C-6C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以第三实施例的位置关系来配置蓄电单元20和冷却板120时的冷却板120的温度分布以及流路121内的流速的模拟结果的图。
图8是表示以比较例的位置关系来配置蓄电单元20和冷却板120时的冷却板120的温度分布以及流路121内的流速的模拟结果的图。
图9A以及图9B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蓄电模块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10A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蓄电模块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10B是图10A的点划线10B-10B的截面图。
图11A以及图11B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的蓄电模块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第七实施例的蓄电模块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第八实施例的蓄电模块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符号的说明:
10a、10b排热容器
11a、11b底板
12a、12b侧壁
12b′侧壁12b的立起位置
13a、13b流路
14顶板
15流路
16、17紧固件
18冷却介质供给装置
20、20A1~20A6蓄电单元
20C、20C1~20C6中心线
21布线
25蓄电单元20的层叠体的配设位置
26辅助用连杆
27辅助用壁
31~33冷却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40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