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照明系统自动关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4669.X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9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花;韩海强;戴礼强;邹凌华;吴成明;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0 | 分类号: | B60Q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蔡正保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照明 系统 自动 关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照明系统自动关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车灯照明系统都是通过手动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的,而现有汽车车内的照明系统均有个总断开开关即点火开关,当车辆熄火车内照明系统均断电关闭,而车前后大灯由蓄电池或汽车发电机供电,它们由大灯控制系统控制,现在国内大多数车辆的车灯开关都只能简单的控制车灯关断,而粗心的司机经常在车辆熄火停好车后却忘了关闭大灯,造成汽车蓄电池继续对大灯供电,当长时间供电后,蓄电池易溃电,重新启动车辆时,蓄电池无法对电机供电以致于车辆无法启动,长此以往,降低蓄电池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照明系统自动关闭装置,该汽车照明系统自动关闭装置能够在车辆熄火后,司机离开车辆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汽车照明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照明系统自动关闭装置,包括用于启动和关闭发动机的点火开关、用于检测驾驶座压力状态的压力传感器和用于切断汽车照明系统的总开关,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计时器,所述的点火开关、压力传感器和计时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控制器输出端连接上述的总开关,所述的控制器用于接收点火开关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发出计时信号给计时器,计时器在计时完成时控制器接收计时器发送的结束信号并发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的总开关断开。
当驾驶员停车关闭点火开关并离开驾驶座时,点火开关的关闭信号以及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变化信号输送给控制器,信号在控制其中进行处理后输出计时信号给计时器,此时,计时器开始计时,当计时完成后,计时器输出计时结束信号给控制器,信号在控制器中处理后输出信号给总开关控制总开关断开。
在汽车照明系统自动关闭装置中,所述的汽车照明系统包括车前大灯、车尾尾灯和雾灯,所述的总开关分别连接前大灯、车尾尾灯和雾灯。当总开关断开后,汽车照明系统关闭。
在汽车照明系统自动关闭装置中,所述的控制器输出端与上述总开关的中的电磁阀连接。总开关中的电磁阀得电后将线路断开将汽车照明系统关闭。
在汽车照明系统自动关闭装置中,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驾驶座的坐垫上。当人离开驾驶座坐垫后,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变化并将信号输送给控制器。
在汽车照明系统自动关闭装置中,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总开关和计时器分别与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连接。通过总线连接,布线方便。
在汽车照明系统自动关闭装置中,所述的计时器为外置的计时器,设在车辆仪表盘上。计时模块计时准确,并且可根据需要调整时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照明系统自动关闭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外置计时器,根据需要设置时间,更加方便、实用。
2、通过点火开关和压力传感器双重信号确认后才进行计时工作,可靠性高。
3、通过CAN总线布线接线,方便走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点火开关;2、压力传感器;3、控制器;4、计时器;5、总开关;6、CAN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照明系统自动关闭装置,包括用于启动和关闭发动机的点火开关1、用于检测驾驶座压力状态的压力传感器2和用于切断汽车照明系统的总开关5,本装置还包括控制器3和计时器4,点火开关1、压力传感器2和计时器4分别与控制器3连接,控制器3输出端连接上述的总开关5,控制器3用于接收点火开关1和压力传感器2的输出信号并发出计时信号给计时器4,计时器4在计时完成时控制器3接收计时器4发送的结束信号并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总开关5断开,压力传感器2、总开关5和计时器4分别与控制器3通过CAN总线6连接,汽车照明系统包括车前大灯、车尾尾灯和雾灯,总开关5分别连接前大灯、车尾尾灯和雾灯,控制器3输出端与总开关5的中的电磁阀连接;压力传感器2设置在驾驶座的坐垫上,计时器4为外置的计时器4,设在车辆仪表盘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46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