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U型加强板前副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4773.9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4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梁筱倩;王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 板前副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前副车架。
背景技术
前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车桥的骨架,是车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连接车身、悬挂及发动机。副车架总成对发动机振动起着重要的隔离作用,同时承受着汽车行驶中带来的各种载荷,其刚度强度模态是考验副车架设计的重要指标。
随着客户要求及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副车架的设计来讲,除了原来刚度强度性能要求外,对重量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性能要求与重量目标存在矛盾,从而对副车架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车架结构如图1所示,由前梁1、左梁3、右梁4、后梁2及支架焊接而成。传统左、右(边)梁3、4如图2所示,为上、下片41、42焊接组成。
传统带加强筋的梁焊接总成的结构在性能上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后控制臂、稳定杆及转向机安装点都位于相邻区域,而后梁2是以搭接形式与边梁3、4相连接,因此,对于往往为了满足垂向刚度的性能而需要增加边梁上下片3、4的厚度,而导致副车架质量过重,成本增大,且不利于整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U型加强板前副车架,以降低副车架的重量。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带U型加强板前副车架,包括边梁,边梁由上片和下片焊接而成,其特点是,还包括U型支架,U型支架具有上侧壁以及从上侧壁的两侧向下延伸的翻边侧壁,U型支架的上侧壁和上片贴合焊接,且U型支架的各翻边侧壁和下片焊接,以使U型支架连接起上片和下片。
所述的带U型加强板前副车架,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各翻边侧壁上有减重孔。
增加U型加强板的边梁在垂向刚度上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在边梁上下片厚度不变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后控制臂,稳定杆及转向机处的刚度,起到了局部加强的作用,并对轻量化有积极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案质量轻、定位方便、工艺简单,易加工、易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的前副车架的轴测视图。
图2是已有的副车架的边梁焊接前的分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边梁焊接前的分解视图。
图4是U型支架的轴测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U型支架6具有上侧壁61和上侧壁61两侧向下延伸的翻边侧壁62、63,在各翻边侧壁62、63上形成有减重孔64。
如图3所示,U型支架6的上侧壁61的上表面和边梁的上片71贴合焊接(例如采用塞焊工艺),两翻边侧壁62、63分别和下片72焊接,从而U型支架6连接起上片71和下片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4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