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打折神经阻滞留置导管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5277.5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7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006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折 神经 阻滞 留置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导管针,具体的是一种防打折神经阻滞留置导管针。
背景技术:
连续神经阻滞技术可以根据手术的需要实现延长麻醉、术后镇痛和交感神经阻滞的作用,同时可实现分次给药,从而减少局麻药中毒的危险。现有技术中,采用异感法及神经刺激定位法实行神经阻滞麻醉,借用外周动静脉留置针或连硬外导管,通过一次性注药来完成。采用外周静脉留置管时,采用异感法来判断神经位置,将套管针芯拔出,外套管固定注药并且留置到手术完成。由于外周静脉留置针套管较软,易打折,加之套管前端仅一开口,所以易被软组织堵塞,而使持续注药困难;此外针芯较锋利,寻找异感时,容易损伤神经。而采用连硬外导管时,操作方法基本类似针内置入法,即先借用一较粗的动静脉留置针,当确定抵达神经附近时,将针芯拔出,再将连硬外导管置入,将外套管针拔出,固定连硬外导管,此法除了具备以上缺点外,还需要置换管芯,容易移位,由于硬外导管必须从套管针中通过,所以所需套管针较粗,对组织损伤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打折神经阻滞留置导管针,所述的这种防打折神经阻滞留置导管针除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周静脉留置针套管较软,易打折、易被软组织堵塞、持续注药困难、针芯较锋利、容易损伤神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防打折神经阻滞留置导管针,包括一个针芯和一个导管,其中,所述的针芯从所述的导管内穿过,针芯的前端设置有针尖,所述的针尖延伸到导管的前端面外,导管前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导管的尾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内设置有一个橡胶柱塞,所述的橡胶柱塞的外周与连接管的内壁密封,连接管的后端设置有一个把手,针芯从橡胶柱塞中穿过,针芯的后端与所述的把手固定连接,橡胶柱塞前方的连接管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侧管,所述的侧管与连接管连通,针芯内设置有一个通道,针芯在位于连接管内、橡胶柱塞前方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开口,所述的开口与所述的通道相通,通道的前端开口于针尖,连接管前方的导管外设置有一个防打折固定器,所述的防打折固定器包括一个底座,所述的底座中设置有一个固定孔,所述的导管穿过所述的固定孔,固定孔前侧的底座中设置有一个凹槽,所述的凹槽沿弧线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连接管的中心轴线与导管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的底面上连接有一个垫片,所述的垫片的面积大于底座底面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管的内壁中设置有两条X光屏蔽线,任意一条所述的X光屏蔽线均沿导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的侧管的一端连接有一个第二导管,所述的第二导管的一端连接有一个连接筒。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筒上连接有一个注射器、或者镇痛泵、或封堵旋钮。
进一步的,针芯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针尖包括一个斜面,所述的斜面与针芯的轴向成45度的夹角。
进一步的,固定孔前侧的底座中的凹槽的起始段的延伸方向与终止端的延伸方向呈45度~135度之间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先采用鞘膜或筋膜突破法定位注药部位,局麻后,首先将针芯上的针尖插入皮下组织中,沿解剖径路刺入,当突破鞘膜或筋膜时,先通过侧管注入3~5ml局麻药,局麻药通过针芯侧壁中的开口、针芯内通道和针尖内开口注入皮下组织,然后相后拔出针芯,导管继续留在皮下组织中,再将导管沿着神经走向送入约3cm,然后将套在导管外的防打折固定装置沿着导管滑向皮肤,防打折固定装置中的凹槽容纳导管,与皮肤成圆弧夹角,可防止导管打折,还可用贴膜将防打折固定器固定在皮肤上。再将侧管连接注射器或者镇痛泵,注入镇痛剂等相关药物。拔出针芯后,连接管内的橡胶柱塞立刻自动封堵住连接管,防止药物溢出。由于导管前端侧壁设置有通孔,即使导管前端口被软组织堵塞,也可保证药液持续输注。导管内的X光屏蔽线可帮助在X光下观察导管位置及了解注药情况。针尖中的斜面与针芯轴向成45度的夹角,同时采用圆形切面,便于突破鞘膜或筋膜时感受阻力,针芯不锋利,不易损伤神经,同时,如导管针误刺入血管,连接管处的回血即可反映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未经上海市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52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压控振荡器的自动频率校准电路
- 下一篇:一种酒精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