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直联双吸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5615.5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6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旭;田建峰;邱福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9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直联双吸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具体涉及一种立式双吸泵。
背景技术
立式泵是在整体结构上进行大胆突破设计,泵底座内置水润滑轴承结构,解决了原便拆式泵支架过高,便拆部件过重,检修需人过多,便拆不彻底等弊病。叶轮,泵体采用新型双吸式结构水力模型设计制造,消除了原立式泵径向拉力大的不足之处,运行中叶轮始终处于悬浮状态,具有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效率高等特点。电机采用Y或Y2系列标准通用电机,具有配套更换方便等特点。解决了原理是泵加长轴电机配套更换难的问题。
立式双吸泵电机轴与泵轴是放开的,中间采用联轴器连接,为保证联轴器的安装空间,电机架设计高度比较高;因加工误差累计及同轴度误差的影响,使水泵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振动和部分部件的磨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立式双吸泵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立式直联双吸泵,该泵运行更平稳,有效减少部分部件易磨损现象,降低电机架的高度,水泵的运行可靠性得到提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直联双吸泵,所述双吸泵包括:
一水泵,所述水泵包括泵体,安置在泵体内的叶轮以及安置在泵体上的泵盖;
一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泵盖上;
其中,所述电机上的直联电机轴伸直接与泵体相接,所述叶轮直接安装在直联电机轴伸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中,所述直联电机轴伸与泵盖之间设有机械密封。
基于上述方案形成的立式双吸泵具有以下优点:
(1)运行更平稳,减少部分部件易磨损现象;
(2)有效降低电机架的高度,提高水泵运行可靠性;
(3)减少中间传动结构,采用直联式轴伸,提高水泵效率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直联双吸泵,所述双吸泵主要由泵体1、泵盖2、叶轮7以及电机5组成。
其中叶轮7设置在泵体1内部,而泵盖2设置在泵体1上由此形成一水泵。
电机5为整个双吸泵的动力源,其设置在泵盖2上,并且电机5上的直联电机轴伸4直接与泵体相接,而泵体内的叶轮7直接安装在直联电机轴伸4上。
为提高泵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在直联电机轴伸4和泵盖2之间采用机械密封实现两者的密封。
基于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结构如下:
电机5通过电机支架3安置在泵盖2上,使得其上的直联电机轴伸4直接与泵连接,密封采用机械密封6,运行可靠,同时将叶轮7直接装在直联电机轴伸4上,下边用一对叶轮螺母互锁;直联电机轴伸4的末端装有滑动轴承8。
由此形成的泵简化了中间传动结构,采用电机轴与泵轴同轴,使水泵运行更平稳,效率更高,且比普通卧式双吸泵占地面积明显减少,安装中不用调中心高,减少了中间的安装环节,因安装方便快捷,节约泵房基础建设成本,因此可广泛应用于远距离输水、电厂、农业灌溉、酒店大楼供水、管道增压、空调循环、供暖及消防等各领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56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