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散热功能的太阳能光伏接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5946.9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5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李健;吴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翼汽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48 | 分类号: | H01L31/04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554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散热 功能 太阳能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接线盒,特别是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太阳能光伏接线盒。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是介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器,是集电气、机械构造与材料相结合的跨领域部件。
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在太阳能组件的组成中非常重要,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
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接线盒全部采用将旁路二极管封闭在接线盒内部,众所周知,二极管在工作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热,一般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接线盒通过接线盒壳体向外传导二极管在工作时散发的热量。如果接线盒因为散热条件不好会导致二极管温度过高而失效,给整个组件带来损坏,如何提高接线盒的散热条件,使热量及时散发。
而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接线盒为达到安全绝缘的目的,接线盒壳体全部都采用防老化且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制成,其温度传导性很差,从而导致二极管工作温度超过极限温度而损坏,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正常使用。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接线盒基本上谈不上散热功能,主要原因还是接线盒采用的是多数都是高性能的工程塑料,外壳的厚度基本上都在3mm左右,作为高分子材料的导热系数集中在0.2W/m.K以下,所以热传导的速度相当慢。
目前主流的产品在设计的时候把二极管安装的端子加大加厚,其目的就是为了导热,但是这个方式准确地来讲不是为了散热,更加贴切的来讲是为了让底座内的温度更加均衡,不至于接线盒内的局部温度过高,但是热量有集中的现象,无论怎么设计中间的温度都会高于周边,因此这样内部的热量散发的途径实际上只有壳体和组件了。
而传统意义上的接线盒与环境热交换的途径效率非常低,因此现在的接线盒基本上谈不上散热,只能说是可促使接线盒底座内部热量均衡,最终解决不了接线盒内部散热问题,影响二极管的正常工作,导致太阳能电池组件不能稳定、可靠地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太阳能光伏接线盒,该接线盒可确保太阳能电池组件稳定、可靠地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太阳能光伏接线盒,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上盖扣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呈具有一个开口的凹槽状,在凹槽的底面设置有条状凸肋,所述凸肋由开口处延伸至开口的对立面,所述凸肋与凸肋之间构成通风流道,通风流道内的气体通过开口对立面上的通风口流出。
所述通风流道为向两侧分开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在底座外设置的通风流道可促使接线盒内部的热量快速地传导,降低盒内部的热量。
二极管的温度传导到壳体上,壳体温度通过通风流道快速的热交换,有效降低了二极管的温度,减少了二极管因为温度过高而大量损坏的问题,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接线盒包括底座2和上盖1,所述上盖1通过插脚3插在底座2上的插孔4中,从而扣接在底座2上。
所述底座2的外表面呈具有一个开口7的凹槽5状,此开口7并非凹槽5正常的敞口,而是在凹槽5的一侧壁上的开口7。下述通风口8即位于具有开口7的侧壁对立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在凹槽5的底面设置有条状凸肋6,所述凸肋6由开口处延伸至开口7的对立面,所述凸肋6与凸肋6之间构成通风流道9,通风流道9内的气体通过开口7对立面上的通风口8流出。
常规的接线盒外表面虽然也呈凹槽5状,但是其散热主要是通过正常的空气与壳体之间的热传导,从物理学可知,空气的流动性越快,热传导越快,从而散热越快。
本实用新型中二极管的温度传导到壳体上,壳体温度通过通风流道9进行热交换,通风流道9促使接线盒内部的热量快速地传导,降低盒内部的热量,有效降低了二极管的温度。
为了便于对通风流道9设计,以及有利于散热,所述通风流道9为向两侧分开的弧状。
即使接线盒采用高性能的工程塑料,外壳的厚度达到3mm以上,传导到壳体上的热量,在通风流道9的作用下,空气流动加速,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基础上,依然可以增强散热的性能,降低接线盒内部的温度,减少了二极管因为温度过高而大量损坏的问题,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翼汽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翼汽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59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汇流条出线结构
- 下一篇:快拆装太阳能板支架的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