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声门型气管的气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6243.8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0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蒋奕红;倪旭青;姚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杨雪梅 |
地址: | 54100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声门 气管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涉及麻醉、重症、急症、插管抢救等情况下,进行气管内插管术所必用的气管导管结构的改进,具体是一种带有声门型气管的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内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是一种气管内麻醉和抢救病人的技术,也是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最可靠手段。气管导管插入时间与患者呼吸及生命体征恢复相关,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短时间带管,患者有声嘶、咽痛、血丝痰等不适;如需要长时间带管,气管插管所致环杓关节脱位、喉神经麻痹、气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将显著增多,则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是,常用的气管导管均为圆柱形,而声门为三角形裂隙结构,即使选择外径适中的气管导管,在无气囊压迫的情况下,气管导管本身对声门三角形裂隙的中上部结构仍可产生直接的压迫作用,致声带水肿,术后出现喉部局部粘膜充血肿胀、黏膜坏死、声带不能闭合、甚至喉部脓肿等并发症,患者表现出声嘶、咽痛、血丝痰、进食呛咳、异物感等临床症状。另外现有气管导管除标有深度外,无其他标识,容易插入过浅或过深,导致更多的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声门型气管的气管导管,它结构简单,可减少和避免插管后咽喉部不适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增加麻醉舒适度,提高麻醉质量。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声门型气管的气管导管,导管主体与现有技术相同,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距导管低压气囊1-2厘米处,设置一段与声门结构相匹配的截面为扇形的气管导管,其长度为2厘米,前后端与原导管本体圆滑过渡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仅改变现有气管导管与声门相接触处的气管导管外形,使之与声门结构相吻合,减少气管导管与声门的切力点压力,以达到减少和避免插管后咽喉部不适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增加麻醉舒适度,提高麻醉质量。同时可保障气管导管插入深度,避免气管导管插入过浅,气囊对声门产生压迫,或气管导管插入过深,误入一侧支气管,形成单肺通气,造成气管痉挛、缺氧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声门型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管导管 2.低压气囊 3.声门型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限定。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带有声门型气管的气管导管,导管主体与现有技术相同,在距导管低压气囊2的1厘米处,设置一段与声门结构相匹配的截面为扇形的声门型气管3,其长度为2cm,前后端与原气管导管1圆滑过渡连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62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