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的生物质燃烧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6387.3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0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梁达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达安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生物 燃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效节能的生物质燃烧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燃煤或燃油的锅炉系统普遍存在高污染和浪费能源的缺陷,而现有的采用生物质燃料的锅炉系统在工作时直接将燃烧产生的烟气经过简单的降尘处理后排放至空气中,锅炉系统在燃烧后产生的烟气的温度很高,若直接将烟气排放至空气中,烟气内的大量热能将会被毫无意义的浪费,排放的烟气内往往含有较多的灰尘,烟气中的热能和灰尘均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且结够合理、安全可靠的高效节能的生物质燃烧机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节能的生物质燃烧机系统,包括锅炉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生物质燃烧机,其设置在锅炉主体的一侧并与锅炉主体通过管道连接,生物质燃烧机为锅炉主体提供热量;
余热回收装置,其安装在锅炉主体的一侧,余热回收装置的烟气进口与锅炉主体的排烟口通过管道连接;
除尘装置,其安装在余热回收装置的一侧,除尘装置对经过余热回收装置回收热量后的烟气进行除尘;
引风机,其安装在余热回收装置和除尘装置之间,引风机的吸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余热回收装置的排烟气口和除尘装置的进烟气口通过管道连接。
上述除尘装置包括旋风除尘装置和水雾喷淋除尘装置,生物质燃烧机产生的烟气顺序经过锅炉主体、余热回收装置、引风机、旋风除尘装置和水雾喷淋除尘装置后排入空气中。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生物质燃烧机为锅炉主体供热,生物质燃烧机的燃烧成本比电节省75%、比燃油节省60%、比天然气节省50%、比液化气节省40%;锅炉主体的一侧安装有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对锅炉主体的排烟气口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处理,对烟气内的热量进行回收,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了成本;余热回收装置的一侧安装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对经过余热回收装置回收热量后的烟气进行除尘,锅炉系统产生的烟气经过除尘装置除尘后排入大气中,几乎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含义:1-生物质燃烧机;2-锅炉主体;3-余热回收装置;4-引风机;5-除尘装置;51-旋风除尘装置;52-水雾喷淋除尘装置;6-管道;7-废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节能的生物质燃烧机系统,包括
锅炉主体,锅炉主体为传统的锅炉;
生物质燃烧机,其设置在锅炉主体的一侧并与锅炉主体通过管道连接,生物质燃烧机为锅炉主体提供热量,生物质燃烧机具有燃烧效率高、成本低、环保效益明显等优点。
余热回收装置,其安装在锅炉主体的一侧,余热回收装置的烟气进口与锅炉主体的排烟口通过管道连接,余热回收装置内的换热器利用温度较底的水或空气冷却烟气,实现烟气温度降低,而换热器内的水或空气吸热,换热器内的水或空气可以对锅炉主体的进水管路进行加热或直接供给外部,实现了热能的回收,提高了锅炉系统的热效率。
除尘装置,其安装在余热回收装置的一侧,除尘装置对经过余热回收装置回收热量后的烟气进行除尘,除尘操作使得排出的烟气的含尘量更低,除尘装置的排气口与烟囱连接,排出的烟气对周边的环境几乎无影响;
引风机,其安装在余热回收装置和除尘装置之间,引风机的吸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余热回收装置的排烟气口和除尘装置的进烟气口通过管道连接。
上述除尘装置包括旋风除尘装置和水雾喷淋除尘装置,生物质燃烧机产生的烟气顺序经过锅炉主体、余热回收装置、引风机、旋风除尘装置和水雾喷淋除尘装置后排入空气中,旋风除尘装置和水雾喷淋除尘装置组合使用,其除尘效果好,使得经除尘装置排出的烟气不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达安,未经梁达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6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