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自动切换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7182.7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3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党宏社;姚勇;张新院;张芳;田丽娜;刘静;刘星亮;杨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第五思军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自动 切换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嵌入式自动切换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证发射机播出节目的质量,大多数发射台发射系统都采用主机+备机的工作方式。传统的发射机备份方式是每台主用发射机都有一台备用发射机,随着台站需要播出节目数的增多,该方式每套节目需两部发射机,这将增加设备的投资。同时,这种备份方式的备机利用率低,设备维护量大。
随着发射机技术的发展,全国的多数调频节目已基本上都采用全固态调频发射机,全固态调频发射机可以发射全频带任意一个频点的节目,这使得N+1发射系统成为可能,即多台发射机共用一台备机。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发射机故障停播事故和减少设备的投资及维护量,但此方式需要在主用发射机故障后,能够自动让备机代播,而此功能的实现需要依靠N+1自动切换控制系统。
目前,国内N+1自动切换控制系统实现方式不尽相同,新光N+1发射控制系统,以工控机为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交换信息,信息获取需依赖发射机自带的微机控制;吉兆调频N+1自动切换控制系统,以PLC为控制器,为每部发射机重新配备了测控模块,通过RS-485通信交换信息。
上述系统成本高、对发射机自带的微机控制有依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入式自动切换控制装置,该装置利用多颗嵌入式微控制器实现备机切换的信息采集与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降低了系统的成本,而且减少各控制器之间交换信息的时间,减少倒备机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嵌入式自动切换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单元、若干个智能I/O测控模块,触摸屏模块,所述主控单元与若干个智能I/O测控模块通过CAN总线交换信息,主控单元与触摸屏通过触摸屏接口交换信息,主控单元还可连接上位机,通过以太网或RS-485通信总线交换监控信息。
所述的主控单元包括微处理器、CAN通信接口、以太网接口、RS-232/485的通信接口、触摸屏接口以及存储模块。
所述的智能I/O测控模块包括8路模拟量输入通道、7路数字量输入通道、8路数字量输出通道。
所述的各智能I/O测控模块与主控单元通过高速CAN通信总线交互信息。
所述微处理器选用STM32F103VC芯片。
所述的主控单元完成主备机监测信息的获取、备机切换的判断、倒备机过程的控制、数据记录、人机交互、与上位机通信。
所述的智能I/O测控模块完成故障切换数据和同轴开关连接状态的采集、发射机自动开关机、同轴开关手/自动切换控制。
所述的触摸屏模块是系统操作和显示的终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利用低成本的多颗嵌入式微控制器设计自动控制装置,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二、利用专门配备的智能I/O测控模块,对发射机自带的微机控制无依赖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三、利用高速CAN通信减少各控制器之间交换信息的时间,减少了倒备机时间;
四、利用32位的ARM微控制器(STM32F103VC),提高了监测数据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硬件结构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切换备机的软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这是本实用新型硬件结构连接框图。
一种嵌入式自动切换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单元1、若干个智能I/O测控模块3和触摸屏模块2组成,主控单元1与智能I/O测控模块3通过CAN通信接口相互连接,主控单元1与触摸屏2通过触摸屏接口交换信息,主控单元1还可通过以太网或RS-485通信接口连接上位机4。
所述的主控单元包括微处理器、CAN通信接口、以太网接口、RS-232/485的通信接口、触摸屏接口以及存储模块。
CAN通信接口是由微控制器内置的CAN控制器、通信隔离芯片、CAN收发器和DB9插座依次连接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7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形书页展平方法
- 下一篇:应用于功率因子校正器的频率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