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分支井实验模型及其边水模拟装置、分支井实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7482.5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7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韩国庆;吴晓东;朱明;安永生;高慎帅;张睿;曹光朋;范卫潮;高飞;徐立坤;张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06;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支 实验 模型 及其 模拟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多分支井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分支井实验模型的上部填充实验砂,所述的实验模型的下部用于填充底水,所述的上下两部分间设置有一底水扩散板,所述的底水扩散板和上部之间设置有一层纱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分支井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模型为一方形容器,其内部压力为12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分支井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模型内壁上设置有多个边水模拟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分支井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水模拟单元为包裹纱网的环形管,所述的环形管的直径为4mm,所述的环形管上均匀分布着多个出水孔,所述的出水孔的直径为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分支井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模型上部内设有一多分支井模型,多分支井位于探针上方约2cm处,趾端距模型内壁5cm,跟端与壁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分支井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分支井模型为多分支水平井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分支井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分支水平井模型包括主井筒和至少一个分支,所述的分支分布在主井筒的同侧或异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分支井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分支水平井模型的各分支与主井筒的角度包括:15°、30°、45°、60°、75°和9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分支井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砂的渗透率为33×10-3μm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分支井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模型内壁面覆盖有一防水窜涂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分支井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窜涂层的表面覆盖有一层细沙。
12.一种多分支井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分支井实验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11所述的多分支井实验模型;
压力传感装置,与所述的实验模型相连,用于感测实验模型内不同位置的压力,生成 电压信号;
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的压力传感装置相连,用于接收电压信号,生成模拟结果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分支井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传感装置包括:
压力感测单元,用于采集实验模型内不同位置的压力信号;
标定单元,用于存储压力信号与电压信号之间的转换关系信息;
电压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的压力信号转换为所述的电压信号并输出。
14.一种多分支井实验模型边水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水模拟装置设置于所述的实验模型的内壁上,所述的边水模拟装置为包裹纱网的环形管,所述的环形管的直径为4mm,所述的环形管上均与分布着多个出水孔,所述的出水孔的直径为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74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