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反应釜夹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7630.3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5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曹一勇;朱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 31104 | 代理人: | 应云平 |
地址: | 201419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反应 釜夹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反应釜夹套。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的结构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操作条件和压力要求确定,反应釜属于非标准的容器设备。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生产型用户和各种科研实验项目的研究,用来完成水解、中和、结晶、蒸馏、蒸发、储存、氢化、烃化、聚合、缩合、加热混配、恒温反应等工艺过程。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进行设计。反应釜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和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
反应釜夹套是反应釜传热/冷却的重要部件,现有的反应釜夹套为单层平滑型夹套或者螺旋管夹套。单层平滑型夹套能够满足一般的冷冻要求,但是该夹套进行冷冻时所需能耗较大且制造该夹套所需要用的材料较多。制造螺旋管夹套虽然可以节省材料,但是该螺旋管夹套在用于深冷工艺时,所需的时间较长,能耗较大。如何研制出一种适用于冷冻和深冷工艺,结构简单,能耗低的反应釜夹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反应釜夹套结构所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改进型反应釜夹套。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反应釜夹套,包括内层夹套,该内层夹套外部设有保温层,内层夹套和保温层构成双层结构。
所述保温层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所述内层夹套设有三个与外部连通的管道,三个管道分别为冷冻液进入管道、冷冻液流出管道和放空管道。
所述冷冻液进入管道设置于内层夹套的底部。
所述冷冻液流出管道设置于内层夹套的侧面。
所述放空管道设置于内层夹套的顶部。
所述保温层的侧面设有真空管。
本实用新型的内层夹套用于液氮对反应釜内的冷冻和冷却,内层夹套通过三个冷冻液进入管道和冷冻液流出管道分别控制冷冻液的进入和流出。放空管道用于排放空气。
冷冻液进入管道设置于内层夹套的底部使冷冻液在加入内层夹套的过程中能够与反应釜的外部充分接触,使冷冻液传导效果更好。当工艺为一般冷冻要求时,保温层直接进行保温,当工艺为深冷时,保温层使用真空管进行高真空保温。真空管的设计使深冷保温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低温工作状态的反应釜,该反应釜夹套结构简单,降温速度快且均匀,能够有效提高反应速率与效率并且能够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反应釜夹套,包括内层夹套10,该内层夹套10外部设有保温层20,内层夹套10和保温层20构成双层结构30。
所述保温层20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所述内层夹套10设有三个与外部连通的管道,三个管道分别为冷冻液进入管道101、冷冻液流出管道102和放空管道103。
所述冷冻液进入管道101设置于内层夹套10的底部。
所述冷冻液流出管道102设置于内层夹套10的侧面。
所述放空管道103设置于内层夹套10的顶部。
所述保温层20的侧面设有真空管201。
本实用新型的内层夹套10用于液氮对反应釜40内的冷冻和冷却,内层夹套10通过三个冷冻液进入管道101和冷冻液流出管道102分别控制冷冻液的进入和流出。放空管道103用于排放空气。
冷冻液进入管道101设置于内层夹套10的底部使冷冻液在加入内层夹套10的过程中能够与反应釜40的外部充分接触,使冷冻液传导效果更好。当工艺为一般冷冻要求时,保温层20直接进行保温,当工艺为深冷时,保温层20使用真空管201进行高真空保温。真空管201的设计使深冷保温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低温工作状态的反应釜40,该反应釜夹套结构简单,降温速度快且均匀,能够有效提高反应速率与效率并且能够降低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7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椰果搅拌装置
- 下一篇:渣土车震动除渣土通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