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布线用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8092.X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8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具本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LS产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邓玉婷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线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线用断路器。
背景技术
布线用断路器是一种低电压电力设备,开闭数百伏特以下的较低电压的电路,或在电路上发生诸如过电流或短路电流的事故电流时,感知并自动切断,保护电路与负载侧。这种布线用断路器的外壳以具有电气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注塑成型(MOLDING),因此也被命名为塑壳式断路器(MOLDED CASED CIRCUIT BREAKER,MCCB)。
下面参照附图,对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进行更详细说明。
图1是显示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脱扣机构外壳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图3是显示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下部外壳及脱扣机构外壳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如图1至图3所示,外壳40定义了布线用断路器1的外观。在上述外壳40的内部,安装有构成上述布线用断路器1的各种部件。
而且,在上述外壳10的一侧,安装有端子部20。上述端子部20可以包括:3相的各相固定触头,用于按各相接入外部电力线路;以及绝缘隔壁,按各相隔离上述端子部。
而且,在上述外壳10及端子部20之间,安装有脱扣机构30。脱扣机构护罩31形成上述脱扣机构30的外观。为确保电气绝缘性能,上述脱扣机构护罩31可以以合成树脂材质成型。上述脱扣机构护罩31包括:3个容纳空间33,以便能够容纳3相交流的各相脱扣机构;以及底面部35,定义上述容纳空间33的一部分。而且,在上述底面部35上,形成有用于固定脱扣机构的连结孔37。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在上述容纳空间33中,由铁芯(core)、线圈(coil)、电枢(armature)等构成,其中,上述铁芯(core)导电接入各相的电路,当电路上发生诸如过电流或短路电流的事故电流时,产生磁吸引力;上述线圈(coil)缠绕于上述铁芯;上述电枢(armature)在上述铁芯磁化时,受到磁吸引力驱动,将布线用断路器的开闭机构触发(trigger)至脱扣位置。
未说明附图符号40是手柄。上述手柄40是为进行手动ON/OFF动作而供使用者把持、操作之处。
另一方面,脱扣动作执行后,在上述开闭机构中,在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相互分离的同时,发生电弧(arc)。而且,因这种电弧而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电弧气A1,通过上述外壳40上形成的排气口(图中未示出),排出到上述外壳40的外部,即,排出到上述布线用断路器1的外部。此时,电弧气A1通过上述脱扣机构护罩31的底面部35向上述端子部20流动。可是,受包括了在上述端子部20配备的凸出部21的壁面的影响,通过上述排气口排出的电弧气A1的一部分A2逆流。而且,由于如此逆流的电弧气A2重新流入上述外壳40的内部,存在构成上述布线用断路器1的部件因电弧气A2而损伤的忧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而研发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线用断路器,构成得能够防止电弧气因逆流而重新流入。
为达成上述目的,针对包括外壳、端子部以及脱扣机构的布线用断路器,其中,上述端子部安装于上述外壳的一侧,包括用于接入外部电力线路的各相固定触头,上述脱扣机构执行各脱扣动作,本实用新型的布线用断路器的实施例的一种形态还包括气体引导部,其配备于形成了上述脱扣机构外观的脱扣机构护罩上,为防止在脱扣动作时发生的电弧气的排出受到上述端子部干扰的现象,对电弧气进行引导。
在本实用新型的布线用断路器的实施例中,在配备于脱扣机构护罩的气体引导部的作用下,电弧气被引导并迅速排出到外壳的外部。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有望实现电弧气迅速向上述外壳外部排出,防止电弧气向上述外壳的内部逆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脱扣机构外壳的立体图。
图3是显示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下部外壳及脱扣机构外壳的一部分的局部剖开立体图。
图4是显示构成本实用新型布线用断路器实施例的脱扣机构外壳的立体图。
图5是显示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断路器的下部外壳及脱扣机构外壳的一部分的局部剖开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布线用断路器的实施例进行更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S产电株式会社,未经LS产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80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化铁道用吊弦的制作架
- 下一篇:一种多轮驱动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