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涡轮发电机供电的钻井用电磁打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8134.X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1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平;张玺亮;马认琦;陈建兵;刘景超;于小龙;刘贵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06 | 分类号: | E21B3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涡轮 发电机 供电 钻井 用电 打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井打捞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井下涡轮发电机供电的钻井用电磁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钻井过程中,有时会意外地将钻头的巴掌、牙轮、轴、卡瓦牙、钳牙、手锤或油套管碎片等小件铁磁性落物掉入井里,导致钻井作业无法顺利进行,严重地影响钻井作业进度。目前,已知的磁力打捞器,采用的是钛铁硼永磁材料作为磁源,此材料虽具有相当大的磁力,但是由于其磁路磁化方向单一,当不需要磁力时无法控制其退磁。因此,在地面运输或放置时,其超强磁力不容易屏蔽,而且在井下打捞作业时也极易出现磁性打捞主体吸附钢质套管壁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避免打捞主体吸附钢质套管壁、方便安全运输、放置且可时地控制电磁打捞工作状态的井下涡轮发电机供电的钻井用电磁打捞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井下涡轮发电机供电的钻井用电磁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短节和与其连接的下部短节,所述上部短节内通过支撑件固定有井下涡轮发电机,所述井下涡轮发电机的输出电源出线端与封装在下部短节内部的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引出端连接供电导线一端,供电导线另一端连接设置在下部短节内的电磁线,电磁线与电磁吸力盘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下部短节内制有供电导线的走线孔。
所述支撑件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电磁打捞装置中的电磁吸力盘由井下涡轮发电机为其供电,以此产生电磁吸力,实现了无电缆传输对电磁吸力盘转化机械能的控制,方便地面安全运输或放置。此外,可根据现场作业工况,通过建立井下钻井循环泥浆,从而实现对电磁吸力盘产生吸力或释放吸力的控制;同时,还可避免磁性打捞主体吸附钢质套管壁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井下涡轮发电机;2、控制电路;3、走线孔;4、供电导线;5、电磁线;6、电磁吸力盘;7、上部短节;8、下部短节;9、上端支撑架;10、下端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井下涡轮发电机供电的钻井用电磁打捞装置,包括上部短节7和与其螺纹连接的下部短节8,所述下部短节内制有供电导线的走线孔3。所述上部短节内通过支撑件固定有井下涡轮发电机1,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优选为上端支撑架9和下端支撑架10。所述井下涡轮发电机1的输出电源出线端与封装在下部短节内部的控制电路2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引出端连接供电导线4一端,供电导线另一端连接设置在下部短节内的电磁线5,电磁线与电磁吸力盘6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为:
通过钻井循环泥浆冲击井下涡轮发电机1使其产生交流电,并输入到控制电路2,经其整流、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当电磁吸力盘6得电后使其产生电磁吸力,进而实现了无电缆传输对电磁铁转化机械能的控制。根据现场作业工况,并通过建立井下钻井泥浆循环,不仅可实现对电磁吸力盘产生吸力或释放吸力的控制,还可避免了磁性打捞主体吸附钢质套管壁的现象。
此外,根据永磁铁的特性以及电磁铁具有的吸合和释放功能,通过控制电路2施加正向脉冲电流实现电磁吸力盘的动作,使电磁吸力盘具有吸力工况;而当脉冲消失时,电磁吸力盘仍然维持其状态;反之,通过控制电路再施加反向脉冲电流即可实现电磁吸力盘释放打捞物体的工况。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81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衣架挂烫机
- 下一篇:一种服装染色剂配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