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油在线监测集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8389.6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5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贺石中;陈闽杰;陶辉;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0 | 分类号: | G01N33/30;G01N11/00;G01N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在线 监测 集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备摩擦润滑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润滑油在线监测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装备各运动副的摩擦不仅消耗系统能量而且产生磨损并导致材料损失。润滑是解决摩擦磨损问题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润滑油是机械设备必备的工作介质,是机械设备摩擦润滑系统的“血液”,在机械装备的工作过程中对各运动部件起着润滑、减磨、冷却、清洗、减振和防腐等重要作用。但它本身的性质也因受到高温、高压、外部污染物等发生氧化衰变,是造成故障的原因之一。而且也容易受到污染,润滑油中的污染物包括:零部件的磨损颗粒、积碳、漆膜、腐蚀产物、粉尘、水分、燃油以及油泥等各类氧化产物;这些污染物一方面加速润滑油的变质,使润滑油失去对摩擦副表面的润滑减磨功能;另一方面固体颗粒污染物被润滑油带入各运动副表面,加速材料表面的磨粒磨损,尤其是大尺寸硬质颗粒,使机器在较短的时间里发生磨损性故障而停机。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约80%左右的机器零部件都是因为磨损而失效,而且50%以上的机械装备的恶性事故都是起因于润滑失效和过度磨损。
可见,用润滑油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其自身蕴藏着丰富的来自各运动副表面的摩擦学状态信息。对其性能及所携带的磨损产物的监测分析,可有效地评价机器的磨损状态。润滑油监测技术通过取样分析来检测在用润滑油,获得润滑油性能和磨损产物所反映的磨损特征信息,能有效地评价机器各摩擦副构件的磨损状态。可见,润滑油分析能优化装备润滑,减少故障带来的损失,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现代大型的、关键性的、无储备的机械装备因为生产需要而长时连续工作,对各种动力机械润滑磨损状态的监测和故障识别预报显得尤为重要。离线的润滑油分析定期取样特点不可能实时了解到装备润滑磨损状况,延误故障的判定。同时,为了减少机器的维修费用,目前的维护由事后维护、计划维护向按需维护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对关键机械装备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润滑油在线监测是指在机器运行过程中对润滑油实时、连续的监测并及时动态地获取机器润滑磨损状态信息,达到实时润滑磨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目的。润滑油在线监测技术消除了离线润滑油检测的人为不确定性因素,取样和检测几乎同时进行,并能及时提供机械装备摩擦系统的润滑磨损实时状态信息,保障装备的安全运行。
目前对于润滑油的品质的监测方法仍是以离线采集油样分析为主,在监测过程中分析润滑油的理化特征性能参数,包括基于光谱技术与铁谱技术的磨损颗粒分析,污染度分析、水分分析和黏度分析等,这种离线的润滑油定期取样的监测不可能实时了解到机械设备中润滑油润滑油的品质,会延误故障的判定。同时,为了减少机械设备的维修费用,目前的维护由事后维护、计划维护向按需维护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对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在线监测。而现有的润滑油在线监测技术,国内外大部分是采用传感器监测润滑油单一性能指标,如黏度、水分或油中携带的颗粒物质等,还没有同时完成润滑油多信息的采集仪器,对机械装备润滑磨损性故障的在线监测准确率并不高。
在公告号为CN10132891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液压油、润滑油油况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该发明由油况监测传感器、环境监测系统、数据采集转换系统、操作程序、警报系统和自动执行系统组成,通过在油站上设置旁路和安装储油室,将监测单元固定,实时监测油的黏度、微水含量、杂质等理化特征性能参数。该发明中,传感器和监测器所检测到信号通过数据采集转换系统逐一送至计算机,由计算机对各个传输过来的信号进行逐一分析和诊断,同一个时间只能分析和诊断液压油和润滑油的一个理化特征性能参数信息,传输过程中同一时间只能传输一路数据,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并且该发明所组成结构比较复杂,不方便拆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实现润滑油的多个理化特征性能参数,包括水分、黏度、污染度和所携带的磨损颗粒信息的实时监测装置,并且该装置安装使用方便,对机械设备润滑系统形状适用性强,数据传输量大,能稳定地传输多个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83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混合器
- 下一篇:一种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